蘇鑰機:歐洲新聞媒體轉型的4個新趨勢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蘇鑰機:歐洲新聞媒體轉型的4個新趨勢


蘇鑰機:相對於歐洲主流媒體近年的轉型,香港新聞界的步伐較慢,雖然知道要走向數碼化,但多數未有相應的計劃和行動。圖為franceinfo的App產品負責人Pippa Rimmer講解其數碼業務發展。(蘇鑰機攝)

【明報文章】受到科技和市場變化影響,全球的新聞媒體都面臨轉型的挑戰。新聞教育基金在今年6月初至中舉辦了歐洲考察團,到倫敦、巴黎和柏林訪問了一些新聞機構。參加者主要是香港不同媒體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及幾位大專新聞院校老師。

參觀的新聞機構包括3地的9間報刊、4間電子傳媒和兩間通訊社。此行獲香港賽馬會贊助部分經費。歐洲的一些經驗可供香港新聞界參考,值得和大家分享。以下總結4點印象較為深刻的見聞。

(1)事實查證對抗假新聞

近年假新聞充斥網上,傳統新聞機構為保公信力,對應方法是努力作事實查證(fact checking),如對所得資料有懷疑便寧願放棄。美聯環球電視(APTN)表示,對讀者提供的內容要常存懷疑態度。法國新聞台(franceinfo)由資深編輯負責查核,並在自己平台上向受眾解釋使用資料的政策,尤其要確保圖片真實。在去年法國總統選舉,有25家新聞機構合作對抗假新聞,力保選舉新聞資料無誤。它們又和臉書(facebook)合作,就一些存疑的資料給予負面評價,讓臉書下調有關資料來源的評分。法國《世界報》更有專人負責資料評核,並有不同部門的記者一起協作。

(2)新聞可以慢速而深入

本來新聞是要求快求真,但因假新聞氾濫,愈快的新聞就愈有可能出錯。物極必反,於是有主流媒體提倡「慢新聞」,以及類似的「解釋新聞」、「詳細新聞」、「深潛新聞」、「數據視覺新聞」。它們強調新聞的良好閱覽體驗,要為受眾增值,提供獨有深入的內容、角度、分析和事件跟進。

《南德意志報》指出,突發新聞一般以通訊社速度較快,個別報紙毋須搶先。《泰晤士報》更表示,一則獨家新聞約在7分鐘後就會被其他媒體跟上,究竟誰首先獨家報道已不再重要。受眾不單要知道事情是什麼(what),還想知道為什麼(why)。如果有很重大的新聞,大家首先在網上知道基本事實,在第一日看到電視的畫面;但最大的新聞流量是在事件發生後翌日,大家期望看到更詳盡深入的報道和分析。法國免費報20 minutes的編輯部有3個小組:第一個名為「熱」的小組專門處理即時發生的新聞;之後由「暖」小組報道一些相關資訊;最後由「冷」小組作深入分析。這3個小組在一天內的3個不同時段運作,滿足讀者不同的資訊需求。

(3)科學認識受眾及其需要

新聞媒體利用科學方法,更精準地了解受眾。《泰晤士報》自行研發了「智能新聞內容分析」系統(INCA),可即時知道什麼人在看哪些新聞,及這些讀者的個人特徵和閱讀行為。英國很多報紙都有類似的網上讀者監察系統。《泰晤士報》強調,並非由這些受眾資料主導新聞處理;他們的目的是結合客觀資料和編輯主觀的專業判斷。該報有專責的「受眾發展編輯」去了解讀者心理、為何讀者會流失、他們的參與程度等。20 minutes也很着重和讀者互動,吸收他們的意見來改進報刊內容。他們每周數次進行手機讀者調查,有3500名自願參加者,並在臉書群組有1000名會員。《經濟學人》用社交媒體來了解讀者的需要和行為,從而制訂更佳的編採策略。

(4)如何和臉書合作

臉書作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資訊發放平台,吸引了很多傳媒使用它作內容發放渠道。例如,一般人就算沒有收音機,也可以使用Google Home來收聽電台節目。但新聞資訊在臉書出現,新聞機構只能分到很低比例的臉書廣告收益。《泰晤士報》認為這種情况很有問題,他們正努力就讀者人數、內容發放和收入之間取得較佳平衡。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也表示,不能光靠臉書或某一平台,需要自行搭建平台以培養忠實聽眾。《經濟學人》有和臉書及Google等公司合作,以增加讀者流量,但他們了解當中利弊,強調要作具體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決定如何和這些科技公司合作。

除了上述4個趨勢外,很多其他的變化繼續進行。例如新聞機構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社交媒體和錄影團隊,網上免費模式逐漸走向收費,或各自有獨特內容以作區分。報刊大力開拓多元平台,印刷版的角色持續下降。伙伴合作方興未艾,有更多不同層次和形式的協作。大家都想吸引更多年輕受眾,透過社交媒體和他們互動。新聞界全面走向數碼優先,國際著名新聞品牌採取全球化策略。數據新聞透過人工智能技術,率先應用在經濟、選舉和體育等方面。現代記者要成為有全球視野的說故事人,技術上要「一專多能」,配合團隊工作互相補位,工種上開始出現「專家/記者」(如數據記者)。

相對於歐洲主流媒體近年的轉型,香港新聞界的步伐較慢,雖然知道要走向數碼化,但多數未有相應的計劃和行動。在資料核實、自我分析、認識受眾、發展不同平台、面對臉書挑戰、網上收費策略、數據新聞操作等,都是大家需要積極面對的課題。期望香港新聞界能加一把勁,在迎接科技新浪潮時能成功轉型。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蘇鑰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