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之難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翻譯」之難

文.梁思然

 記者大學時讀的是語言,斟酌文字,研習翻譯,是主要修行。現在開始做中國新聞,發現仍需重操「翻譯」舊業。只不過,以前做的是中英互譯,是幫助不同語言轉換溝通,現在,語言唯中文,但因使用中文的兩岸三地的歷史、政治文化等構成不盡相同,同一語言在各地呈現出不同「形態」,記者要做的「翻譯」是剝開其表面形態,為香港讀者解碼其內裏含義。這也是報社上司對中國新聞的基本要求。

 從記者自身的經歷,這樣對同種語言「翻譯」,並不比翻譯外語簡單。最基本的,是翻譯新聞字眼,將內地語言轉化為香港讀者熟悉的語言。其中重點在於解讀內地政治語言,思考如何合理去繁存簡,做到化虛為實。

 曠日持久的中美貿易戰新聞提供了不少這方面的例子。最簡單的一例,中美在5月中旬談判破裂後,美方宣布將對華約3000億美元商品升級關稅,但同時也表示希望繼續來華磋商,惟中方在沉默數日後,由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出面回應表示,中方「不掌握美方來華計劃」。所謂「不掌握計劃」,直接表達,其實就是「不知美方要來華磋商」——信息很簡單,這就是記者同事的翻譯,後來見報的表述。

 同外語翻譯一樣,記者要做的還有「譯出」新聞的背景。以一則社會新聞為例,內地一名販賣狗隻的男子,在微信朋友圈發帖稱給狗取名「城管」、「協管」,被舉報後遭警方傳喚,後因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10天。給狗取名「城管」是愛寵表現還是構成侮辱?何以男子因此被拘?這一方面或要解釋「城管」在內地的執法惡名由來,另一方面需點出內地與香港在貓狗飼養觀念上的差異。

 另一則外交新聞,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今年3月提出重新評估與中國關係,暫緩取消與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表面看,似乎只是兩岸在中南美洲的外交角力,但作上述表態的是2月甫當選薩國總統的布克萊(6月始就任),自稱美國朋友、早年也曾受蔡英文接見的他其時正在訪美,並是在一智庫發表演說作以上表態。這些背景,結合記者向學者諮詢得到的分析,方鋪出中美角力版圖的一隅。

 做新聞與做翻譯,有不少相似相通之處,都是要讓信息有效溝通,促進信息交換,從而爭取互相理解。照搬新聞消息,人云亦云,就如逐字翻譯,這樣的「譯文」容易讓人失去閱讀的耐心。從譯者轉變為記者,對自己的首要要求,還是先做好讀者,對讀到的消息多加思考,也想想如何更好向他人傳達信息。

                  原刊2019年7月3日《明報》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