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受訪者要看稿先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當受訪者要看稿先

文.戴一路

常在內地採訪,不時遇到學者、專家、各型風雲人物,侃侃而談之後,提出一個他認為很合理、但令無數記者頭痕的要求:「發表之前請先給我看看。」

 更令人失望的是,不單那些與內地書報審查制度為伍的體制內人士有此要求,連部分以敢言著稱、高舉言論自由旗幟的知識分子都會提出這個與其理念、形象均不相符的要求。他們的理由各不相同,包括但不限於,曾有記者寫出與訪問內容南轅北轍或無中生有的文章;談話內容敏感,小心為妙;剛才講得太興奮、太過火事後有點後悔……

 對此,筆者一般會先曉之以理,告知新聞採編守則,事先看稿亦是審查;後再動之以情,介紹本報長期以來的公信力和專業操守,強調本人定當根據錄音和筆記寫稿,不會亂「作」。不過,經歷多次類似事件之後,筆者又認為,應該小心區分受訪者這種要求背後的原委或憂慮。

 小心區分受訪者「看稿」要求

 如上文羅列,「事後後悔」者,想看稿當屬「審查」,難以接受;憂心「南轅北轍或無中生有」者,看稿可能是想「核對」,筆者或願將引用受訪者部分發給對方看看,文章其他部分則與你無關,全文亦免談,而且不接受刪減;至於擔心「內容敏感」者,更需區分不同情况,部分是「事後後悔」者的同路人,但也有部分是訪問內容真的可能對受訪者帶來安全風險,這就需要記者或編輯向其講清風險,並得到對方同意,才能刊出有關內容。

 筆者早前更遇到一個特例,當時訪問一名法學泰斗,相談甚歡之後,老人家突然提出要先看稿,原因是他年事已高未免口齒不清、記憶有誤,加上其帶鄉音的普通話有時確讓聽者費解,另外還有一些普通話讀音相同的專業名詞容易誤植(例如「法治」與「法制」)。思量再三,唯有同意透過電郵傳送他的direct quote供其核對。豈料3封電郵無一收到,我猜測是對方使用的內地電郵檢索到「敏感詞」自動屏蔽,只能請法學家諒解。這件事告訴我們,在無處不在的審查制度下,有時想看稿(無論你是否認同這是一種審查)都行不通。

原刊2019年4月10日《明報》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