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高官買地爭議報道」揭申報漏洞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地政高官買地爭議報道」揭申報漏洞

2014年8月6日起的一連三天,《明報》以頭版頭條報道時任地政總署助理署長林嘉芬買地風波,9月8日也連續兩天在內頁全版跟進報道,這系列奪得2014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最佳獨家新聞報道」亞軍。

《明報》偵查發現,屬於地政總署首長級第二級官員的林嘉芬,和丈夫均非新界原居民,兩人在2012年發展局公布檢討元朗錦田土地用途後不久,聯名斥資1880萬元,在她的管理範圍內的錦田買入一幅逾8萬平方呎土地;2014年4月,政府突然公布檢討結果,有意將錦田發展成居住人口10萬的新市鎮,林的土地正正位於檢討範圍的外邊毗鄰。林更成功引用政策容許的上限,令土地可建樓面增逾一倍,足可興建近8000方呎的4間村屋。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林嘉芬於買地後曾向署方書面申報,並被指示不得參與有關她持有土地的討論及決定。不過,有輿論質疑她涉利益衝突。

這系列偵查報道,反映當局在申報制度上存有漏洞,編輯陳星在2014年8月11日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有所縷述,以下是他的題為「林嘉芬張嘉芬陳嘉芬」原文。

林嘉芬張嘉芬陳嘉芬

文.陳星

 《明報》一連三天以頭版頭條報道地政總署助理署長林嘉芬買地風波,並非與林女士有什麼過節,要窮追猛打,事實上,這名新界地政一姐是何許人也,事前大家也不甚了了,直至爆出這次醜聞,偵查組的同事落力追查,我們才對她的背景多了認識,略知一二。

 《明報》處理這類新聞,從來對事不對人,秉持是其是、非其非的方針,因此,即使當事人有什麼值得可憐的地方也好,背後有什麼隱衷也好,也不會左右我們的編輯決定。我們之所以花上這麼大的篇幅報道這次風波,是因為事件暴露了許多制度上的缺漏,如果我們不大加鞭撻,當局不及早汲取教訓,亡羊補牢,接下來林嘉芬、張嘉芬、陳嘉芬……還會接連出現,社會公義,如何談起?

 回看今次事件,有太多的問號太多的質疑有待解答,例如,地政官員在自己管轄的地區買地,算不算利益衝突?是否事後申報就可一了百了?為什麼不規定在事前申報?事後申報若當局有異議,如何善後?賣了土地去嗎?賣地要是虧蝕,誰人付鈔?又會否引起訴訟?身為地署官員,私底下又開設業務相關的測量師行,是否一句不涉地署範疇工作就可以輕輕帶過?如何保證沒有利用職權之便、專業上的資訊不對等,在競爭上捷足先登或勝人一籌?事件關鍵的「地籍冊」,是否有人可斬釘截鐵說明,事前是否有不合資格的人閱覽過,得風氣之先?城規會審批項目時,是否單憑當事人避席就可以解決利益衝突問題?完全不考慮申請人的身分又是否最恰當的做法?當城規會鄉郊小組諮詢的所謂「關鍵意見」,兜兜轉轉下原來還是源自當事人轄下部門時,這樣的制度還能防範官官相衛嗎?城規會的決定一旦引起質疑,但現行又沒有機制讓該會重新審視已下決定的申請個案,如何是好?

 對於種種合理的質疑,地政總署當然責無旁貸要解釋清楚,城規會、公務員事務局、發展局也脫不了干係,有必要給廣大市民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地政高官買地爭議報道」還有段有趣枝節,就是2014年9月8日的跟進報道,提及內地武當山道教協會,原來數年前曾打算在涉事土地興建武當「香港分舵」,弘揚道教和太極武術,但因地政總署只批建3000多平方呎樓面興建道觀和宿舍,武當埋怨「太細」而擱置了大計。

有份參與採訪的記者茂斯,於2014年9月11日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撰文,道出發現的來龍去脈,以下是「錯失武當山」原文。

錯失武當山

文.茂斯


 武當山跟香港航空距離超過1100 公里,我們對武當山的認識,估計除了《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豐祖師爺以外,就是《白髮魔女傳》中的多情劍客卓一航了。《明報》記者在調查地署助理署長林嘉芬買錦田地建屋風波期間,任憑再大的想像力,也沒想過武當山竟然可以跟這塊爭議土地直接聯繫在一起。

 上月某日,兩位記者「三顧」豪宅,在屋苑保安員的抗拒和監視下,好不容易敲開地產商人周家成的家門,說服周先生接受我們的獨家專訪。他是元朗錦田爭議地皮的前業主,於2012 年親手將土地賣給林嘉芬。

 記者把握機會探問交易的內情,未料到周先生竟然爆出,原來他當年準備將該塊地皮捐給「武當派」創建香港武當分舵,甚至已經邀請武當「掌門人」李光富三度來港,實地視察。他感嘆說,可惜因地署限制其5200 呎建屋申請,被迫縮水至3400 呎。加上種種原因,香港武當分舵無奈成泡影。周先生相當不滿地署後來卻容許林嘉芬申請建屋多大7800 呎,忿言:早知如此,就不賣給她!

 記者半信半疑,撥打了十幾個內地電話號碼,終於找到在深山修行的武當派掌門秘書李爽新,他一口確認了周家成的講法。對於地署被質疑「厚官薄民」這個棘手的話題,他使出一招「庖丁解牛」,輕輕帶過,連稱自己是出家人不與人爭,道法自然,靜待機緣。不過,李道長在電話中打的一套太極拳,卻未算超脫七情六欲,談及香港武當分舵大計泡湯,他前後三次還是禁不住講了三次「可惜」「很可惜」「是有可惜」。

 李道長說,武當若成功落戶來港,實不希望大興土木,大搞旅遊,只希望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傳播武當太極。最後,他反過來,熱情地邀請記者拜訪武當山,了解道家的精髓所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