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料來電 揭長者遭集體脫光露天等冲涼醜聞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報料來電 揭長者遭集體脫光露天等冲涼醜聞

2015年5月26日,《明報》要聞版刊出題為「長者遭脫光露天等冲涼」的偵查報道,揭發標榜「6星級豪華院舍」的大埔劍橋護老院,有職員在大廈天台將長者脫至全裸或半裸以等候洗澡,事件頓時引起廣泛關注。接著的連日報道,顯示該護老院不僅漠視長者尊嚴,並涉違規經營超市,最終社署決定不再續牌予該護老院,而社會亦重新關注私營安老院舍質素欠佳的問題。

這篇影響深遠的偵查報道,備受推崇,除獲得2015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最佳獨家新聞報道」冠軍,還奪得以下獎項:

  • 2015年度香港報業公會「最佳新聞報道」亞軍
  • 第20屆香港記者協會及國際特赦組織人權新聞獎中文突發新聞優異獎
  • 第7屆中大新聞獎最佳新聞獎(報章/雜誌)大獎
  • 第16屆消費者委員會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特寫組金獎
  • 2016年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 卓越人權報道獎大獎、獨家新聞優異獎

有關報道可謂轟動一時,但其實只是源自一通電話。2015年4月底,有人致電《明報》編輯室的報料熱線,聲稱大埔運頭街劍橋護老院的三樓平台,早上經常有長者被推出來,「剝光豬」後被安排坐在輪椅上,等待陸續推進同層的浴室洗澡,那怕是寒冬,被推出的長者只穿薄衣,報料人形容事件「好陰公」,希望《明報》可以報道。

《明報》偵查組根據這些簡單的報料,展開長達一個月的查探印證,包括監視拍攝、喬裝到訪,終詳盡披露事件。

2015年6月20日,《明報》偵查組在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發表題為「採訪日與夜」的文章,談這次採訪的過程及期望,以下是原文。

採訪日與夜 文.明報偵查組

 4月29日早上6時,同事睡眼惺忪抵達大埔運頭街一處高位,計劃拍攝劍橋護老院安排長者露天被除衣等洗澡的情况。未幾,果然院舍職員開始把長者推出露天平台,然後是新聞片段中的一幕又一幕,令人心碎。

 揭露惡行,報道事實,發揮影響力,是傳媒的重要功能。在大埔劍橋護老院露天為住客脫光等冲涼事件上,傳媒的力量就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涉事的分院在報道3周後被政府不獲續牌,本港安老問題亦重新聚焦。

 作為新聞從業員,這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如果這一系列報道得到掌聲,很大程度要歸功於那位熱心街坊。當《明報》偵查組在4月底獲得那位街坊提供的寶貴消息後,同事靠着本能已經知道,這有可能是一宗震撼社會的新聞事件。甚至藉這一連串畫面,有機會將香港整個安老院質素欠佳及如何對待院友的問題,一次過由社會暗角,抽出放在社會的議事日程上。

 因此我們仔細部署,同事成功拍攝到長者被露天脫光的畫面,再喬裝顧客到該護老院查詢入住資料,以便掌握內裏環境、職員的說法。繼而同事再拿這些畫面,與該護老院職員對質,突顯其張大眼睛說大話。

 但同事亦不滿足於此,不斷論證是否可再多角度呈現安老院舍問題,如何令議題持續發酵,別回復平淡得太快,以免讓政府及業界撐過了一時的風頭火勢便可當沒事。在籌備報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安老院的監管縱使有法可依,但執法和監管卻出現嚴重漏洞,院舍內的惡行和陋習頻生,無數長者長期受苦。

 我們再向安老院業界人士了解,掌握更多制度問題,在我們首天報道脫光等冲涼事件後,再陸續作後續報道。

 報料熱線其後幾天響過不停,網上留言更如雪花紛至,主要都是院舍問題的申怨,部分亦提供線索,同事再細心整理及調查,再揭發劍橋創辦人陸艾齡名下公司涉違規在院舍範圍內經營超市,及社署不公開縮短院舍牌照時間原因。我們相信,努力揭露惡行,向當局及業界施壓,千瘡百孔的安老問題有望重新檢視和糾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