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現場可以怎樣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沒有現場可以怎樣

文.國際人

 在香港做國際新聞的一大難題,便是鮮可親赴現場採訪,以斯里蘭卡復活節恐襲為例,坐在編輯部只能依據當地傳媒及外電,將雜亂的資訊綜合呈現給讀者,或致電有關方面求證。不過,現今網上資訊唾手可得,而且香港人普遍都能直接閱讀英文,那麼國際版價值在哪?關鍵在於能否掌握大局,並將關鍵問題梳理清楚。

 國際新聞「八卦」不少。以早已娛樂化的美國政治為例,自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美國政治新聞娛樂程度大增。就算是本來對美國政治沒興趣的,也會留意特朗普的Twitter,追看他罵什麼人。報紙報道固然可以詳細描述他跟「假新聞」傳媒、民主黨等等的罵戰,追看他打錯什麼字。不過,一齣鬧劇無論如何精彩,每天如是都會令觀眾疲勞。特朗普的白宮鬧劇衝擊的,還有美國200多年的政治制度。特朗普有沒有通俄?他有沒有妨礙司法公正?美國政治制度在兩極化的衝擊下可以如何更新自己?處理這些大課題都需要對美國政治和社會的深刻認識。

 國際版未來重點

 再進一步,便是尋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後,西方不少人都提出貧富懸殊加劇,「1%比99%」的口號響遍雲霄,不少國家及專家對此都提出解決方案,例如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提出徵富人稅;左派提出基本收入等,這些方案的利弊,同樣值得面對同樣問題的香港參詳。科技發展催生的私隱、就業甚至對人性影響這樣哲學味濃的討論,同樣值得探討。歐盟去年推動有關數碼私隱的立法,最近更試圖為人工智能監管立法。人工智能對香港一般人來說是很遙遠的課題,但西方政府及學者的討論早已很深入。一邊廂,科企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潛力趨之若鶩;另一邊廂,論者則關注私隱及飯碗不保等問題,更有學者關注科技與資本主義結合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哈佛教授祖博夫(Shoshana Zuboff)今年出版的巨著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暫譯:監控式資本主義時代),便詳述了科技發展對人類行為及社會的改造。這些對現代科技的不同省思,都將會是國際版未來重點。

原刊2019年4月24日《明報》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