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背後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獎項背後

文.劉頌陽

 近月為了《明報》60周年活動和刊物,整理過去《明報》獲獎的資料期間,3月15日更收到每年最大獎項之一的香港報業公會「2018年最佳新聞獎」得獎名單,同事們一共奪得14個獎項,包括3個冠軍,其中「獨家新聞獎」還包攬了冠、亞、季軍;總算向讀者交到成績表。

 根據香港報業公會網站,該會早期曾主辦「最佳新聞攝影記者比賽」以及「最佳記者獎」,以表揚新聞同業出色的表現及成就,而隨着新聞資訊及內容趨向專業化及多元化,發展成為「香港最佳新聞獎」。根據《明報》紀錄,報業公會自1991年推出具規模的「香港最佳新聞獎」後,《明報》的同事未有缺席參賽,過去26年,每年都獲得獎項,從未間斷,累積取得的冠軍超過50個,這仍未計其他本地和區域性的新聞相片、新聞版面設計等獎項。

 報館的運作,天天都是緊張,由每日凌晨的新聞規劃開始,記者在白天拼搏搲料出即時新聞,回到報館再動腦筋補料,為翌日報紙報道找新的角度,又要與攝影記者合作拍出配合新聞的相片。記者交了稿件,是編輯同事、美術同事在死線前的衝刺,整個編輯部,力求見報的報道,是全面、公道、能真實反映社會面貌,和觸動社會大眾的。每一篇報道,都是同事們全力以赴,用心追查和核實的結果,同事挖新聞搶獨家,並不是為獎項,而履行記者的責任,向讀者和社會負責。

 老套點說,做好新聞是記者編輯們的大滿足,獎項是錦上添花的鼓勵。

 回看2018年的獲獎新聞報道,全攬「最佳獨家新聞」冠亞季的「鄭若驊僭建風波」系列、「沙中線剪鋼筋醜聞:政府3年前知禮頓擅改則」,以及「環聯信貸資料庫保安漏洞」,都是經過大量資料分析,翻來覆去求證的成果,當中花上不少的心力和時間。其中「鄭若驊僭建風波」系列的採訪過程,記者和攝記更在屢敗屢試下,才能拍到鄭若驊住宅內通往地底的樓梯,才放心確認到關鍵的「僭建」元素。

 《明報》很多得獎的報道有一個特色,都是集體採訪的成果,是團隊合作的體現,即使是較花工夫的獨家報道或專題式報道,沒有團隊內其他同事應付繁瑣的日常採訪,獲獎同事其實無時間和空間去完成獨家新聞。

原刊2019年3月25日《明報》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