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之滄海桑田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電子化之滄海桑田

文.張許

 2018年是內地改革開放40年,2019年則是《明報》創刊60周年,又是互聯網出現及首封電子郵件誕生50周年,眾多歷史紀念日紛至沓來,令我這輩「老餅」平添諸多滄海桑田之感。

 2018年「兩會」中國組有同事在記者會現場,用即時通訊軟件幾乎同步傳來稿件,並非其手機輸入神速,而是使用了最新的音訊輸入文字軟件,無論專有名詞還是人名、地名,準繩度都有九成以上。這令筆者想起數十年前在內地採訪時,有行家因打長途電話回報社讀稿,翌日見報地名「南石頭」成了「爛舌頭」、「一張」人民幣,變成「一箱」人民幣,笑話百出,看來今日軟件的聽力遠高於人耳。

 早年採訪「兩會」的行家都記得,記者要自揹傳真機上京,每日發稿時要在酒店房中臨時接駁電話線傳稿,傳完稿後還要拆卸,恢復原樣。當時北京的長途電話線路不佳,有時一篇稿要傳幾次才能收齊。1992年「兩會」時,有友報首度攜帶當時罕見的彩色菲林傳相機上京採訪,竟引來當時官方新華社派人上房參觀。惟每張菲林的傳真時間動輒長達一兩個小時,令該報攝記苦不堪言。

 傳真稿當然好過打電話讀稿,但字迹的潦草同樣製造不少錯誤。記得當年內地一間通訊社發出的一篇介紹香港便利店的特稿,文中提到香港街頭的便利店除「7-11」外,還有「水」便利店,令人大惑不解。後來細想,應該是打字輸入者將潦草的英文O字看作一個倒轉的C形,而K又當作兩個分離的中文的筆畫,如此創造出一間港人聞所未聞的「水」便利店,不禁令人莞爾。

 《明報》的電腦化可謂開全港報業之先河,1993年由北角遷入柴灣新館之後,除了編輯部舊貌換新顏外,每位同事的枱頭都多了一台電腦,為了盡快丟掉紙和筆,公司鼓勵大家學習中文輸入法,當時每台電腦都裝有一個遊戲軟件,名叫「快快樂樂學倉頡」,編輯部內從總編輯到編輯、記者,寓樂於玩,都樂此不疲,因為公司還有政策:3個月內達標(記得好像是1分鐘打29個字)的同事,獎勵年假若干日。

 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電郵,是97年在洛杉磯一家華文報紙工作時,收到《明報》中國版幾位舊同事集體發來的。記得好清楚,雖然身在科技發達的美國,但因報社的公用上網電腦只是Windows/386版本,且是撥號上網,網速奇慢。由於電腦無中文閱讀軟件,不知是寫信同事的英文欠佳還是出於保密考慮,那封電郵竟是用漢語拼音寫的。

原刊2018年12月3日《明報》副刊世紀版「編輯室手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