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寮街興旺源於戰亂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嘉賓把手印在啟動裝置上,電子迴路亮起藍燈,象徵第22屆校記計劃正式啟動。嘉賓包括教協理事鄧玉貞(左起)、教育局中國語文教育組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韓敏明、教評會主席何漢權、《明報》總編輯梁享南、港科院創院院士徐立之、恒生銀行傳訊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張樹槐、津中議會副主席李伊瑩、浸大傳理學院副院長劉志權、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

鴨寮街興旺源於戰亂

關文莉 校記編號:160714

  

  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

  

  要了解一個城巿的發展,需要用眼睛去觀察建築物的轉變。

  

  「大家看看眼前的第一期公屋,它是1953年一次大火後建成的,而旁邊的聖方濟各天主堂的屋頂採用了中國的建築元素,目的是希望令附近的居民更易接受。」思網絡總監鄭敏華指導校記如何在建築物上閱讀歷史。「一期右面的二、三期公屋反映當時深水居民的數目不斷增長,令房屋需求上升。」深水區議員梁有方補充。

  

  沿耀東街而行,是售賣各式貨品的排檔:街頭是店舖式排檔,街尾則是路攤的傳統大牌檔。鄭敏華解釋,排檔與大排檔的分別,在於前者售賣的是乾濕貨,後者則賣食物。「大牌檔的正寫是牌照的『牌』,因為當時經營大牌檔是要領取臨時牌照的。」鄭敏華說。

  

  到達鴨寮街,梁有方表示,戰亂時期的內地來港移民帶了很多古董等物品以散貨換錢,並以非正式的經營模式在街上擺賣。隨後,鴨寮街便聚集了收買爛銅爛鐵的「收買佬」,漸漸演變至現時以售賣音響器材馳名的街道。

  

  梁有方寄語,城巿發展是進步的象徵,同時也會帶來數之不盡的問題,只要平衡兩者,在發展的同時,保留舊有事物的精髓,城巿將更美好。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