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校記 延續求真精神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開學禮完畢,奪得校記專題報道比賽優異獎的粉嶺禮賢中學師生於場內拍照,擺出「睇真?」的甫士,象徵實事求真的校記精神。(朱永倫、陳綺雯攝)

473校記 延續求真精神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自1997年成立至今,培育超過5000名校記。今年第13屆校記計劃是以「拓闊視野 全人發展」為主題,一眾入選校記上周四(11月5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聚首一堂,參加校記計劃的開學禮暨頒獎禮,並在主禮嘉賓律政司長黃仁龍、恒生銀行助理總經理張樹槐和《明報》總編輯張健波等見證下宣誓,正式成為新一屆校記。

今屆校記有逾800名學生報名,最終473名來自全港約200間中學的中四至中七學生入選,他們有機會參與採訪、編輯和攝影培訓班,實習採訪,以及製作《校園記者報》等活動,體驗做記者、編輯的滋味。

明報總編輯:不能以耳代目

《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在歡迎辭中提到,記者常會遇上「簡單但埋有陷阱的問題」,例如「13579的下一個數字是什麼?」他提出拆解方法:「因為我是記者,職業慣性使然,我叫提問的人把問題寫出來。因為只要寫出來,答案便會浮現。」——13579每個數字之間有逗號,答案就是11,如沒有逗號,答案便會是13580。

張健波提醒校記切勿以耳代目,耳朵聽到的和眼睛看到的往往不盡相同。他以娛樂圈有舒淇和舒琪,以及地產界有分別屬於兩大集團的李嘉誠和李家誠為例,說明光靠聆聽,很容易會把讀音相同的人名混淆,以致出錯。

主禮嘉賓之一律政司長黃仁龍認為校記計劃很有意義。他指出,除採訪手法,就如校記的誓辭「我的使命是尋找真相,報道事實,創造一個更公義、積極的社會」所言,背後「實事求真」的精神很重要。黃仁龍勉勵校記應帶動社會公義,如對社會有不滿亦可批評,但應以令社會變得更好為最終目的,讓更多人知道美善和公義的事情。

黃仁龍勉校記帶動社會公義
典禮上又頒發了多個獎項,表揚第12屆表現出色的校記。其中「恒生盃——全年最佳寫作大獎」,由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中七生林芷雅奪得,她的作品《看不到光明,仍可活出燦爛人生——專訪失明教師游偉樂》,描寫游偉樂自小失明卻堅毅不屈,最終達成當教師的心願,林芷雅更在台上即席訪問游偉樂(見另稿)。另一大獎——「全年攝影大獎」則由觀塘官立中學中七生鄭雅倩憑作品《「牛下」居民的鄰里情》奪得。

■第12屆校記得獎名單(請看附表)

文:黃祖兒、陳綺雯
圖:朱永倫、陳綺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