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年輕粵劇演員 見證薪火相傳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校記到戲棚後台參觀,看見演員排練及化妝的情况,惟要避免打擾他們。(圖:傳媒teen使 陳昕琪、鄒靖儀)

訪年輕粵劇演員 見證薪火相傳

【明報專訊】你可曾在以竹桿搭建的傳統戲棚中觀賞粵劇?不少人愛演愛看粵劇,它更是珍貴的文化瑰寶,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眾校園記者3月18日出席2017南區旅遊文化節大戲棚粵藝巡禮,在鴨脷洲足球場上的臨時竹棚內觀看粵劇,並訪問劇中年輕演員,見證粵劇文化薪火相傳。

  

   文:校記 謝芷晴、王汝寧、董清穎、陳家縴、王妙;傳媒teen使 陳昕琪

  

   圖:傳媒teen使 陳昕琪、鄒靖儀 文字整理:鄒靖儀

  

   【文章經編輯刪節】

  

   粵劇主要盛行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一帶,但年輕一代未必熟悉,為了宏揚粵劇文化,南區旅遊文化節設有「大戲棚粵藝巡禮」活動,於3月17至19日一連三天在鴨脷洲足球場上演4場戲曲表演,參演者中有不少年輕演員,年紀最小的只有6歲。

  

   分秒必爭 洗澡也練曲

  

   12歲的余中允和18歲何梓銘是其中兩名表演者,粵劇的吸引力令他們不管學業多忙也會安排時間排練。就讀小六的余中允稱「很少同學懂得欣賞粵劇」,同學們大多認為粵劇很「滑稽」,但無損他的熱情,會盡量多花時間練曲,笑言「除了在戲院(須安靜)不能練習唱粵劇,隨時隨地都能唱」,在家中、走路甚至洗澡時,都是他練習的好時機。余中允認為粵劇是特別的藝術形式,其歌唱方式和服飾與西方歌劇比較,變化更多。已有6年「藝齡」的他多次在校際粵曲比賽中得獎。

  

   「粵劇演唱須向觀眾負責」

  

   「不練一日功,自己知;不練二日功,老師知;不練三日功,全世界知」,現為大專生的何梓銘說。他認為粵劇是個人興趣,但上台演出就不止是個人的事,要對觀眾負責,「在觀眾面前獻上最完美的粵劇演出,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給觀眾的一個交代,絕不可草率了事」,這令他不敢疏於練習。除了幕前演出,他也朝着幕後工作方面發展,正修讀戲服設計課程,盼有天可「自製戲服給自己穿」。

  

   兩人的老師是擁有逾30年粵劇表演經驗的黃綺雯,她是雯藝軒青少年粵劇曲藝團的創辦人。她指出,大部分香港學生於6至13歲期間開始學習粵劇,學習唱、念、做、打4項基本功,即歌唱、唸台詞、肢體語言和武打動作,然後老師會按學員的體型及造詣分配角色。年紀尚輕的演員可當戲分不多的配角,稱為「下欄」,很多時沒有對白,但可透過走位鍛煉膽量及吸收舞台經驗。校記到訪當日也看到不少年幼學員參與演出,每當出場時都引起觀眾歡呼哄動,十分鼓舞。

  

   除了好好準備台上演出,搭建戲棚也十分講究,當日的戲棚用上3000多支竹桿,由10名師傅花兩星期搭建而成,其傾斜的地台可讓觀眾看戲時免受前座觀眾阻礙視線。

  

   區議員:推廣粵劇難覓場地

  

   南區區議會副主席陳富明說,找場地是推廣粵劇的難題之一,竹製戲棚在燈光、音響等方面都較正規的文娛中心、大會堂舞台遜色,然而正規場地較難租用。他說粵劇愛好者想在本區觀看「大老倌」演出乃人之常情,但場地有時難以配合,「沒有大老倌(參演),場地便難以通過審批,但若沒有場地,邀請大老倌演出也是癡人說夢,因需定下確實日期才可邀請大老倌」。

  

   此外,令更多年輕人接觸並愛上粵劇亦非易事,他表示,現時的家長較重視子女學業成績,或怕孩子學粵劇會分薄讀書時間。因此,陳富明認為推廣粵劇一方面需有年輕導師去教授,以改變粵劇刻板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要給予年輕演員表演的機會,令家長以至公眾都加深對粵劇的認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