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資料 構思應變相配合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明報》攝影記者賴俊穎以拍鱷魚的經驗,講述如何拍攝好的新聞圖片。

蒐集資料 構思應變相配合

為讓校園記者認識基本採訪、寫作及攝影技巧,兩日的迎新營都邀請了《明報》編輯部記者介紹簡單的技巧和分享經驗。

  記者林鳳媚提醒校記,訪問前應做好準備,蒐集受訪者的背景資料,並先撰定訪問主題,將問題收窄,訪問時集中發問重點,還得留意受訪者的職銜。

  至於撰寫新聞稿件,最重要的是吸引讀者的引言,「讀者沒有耐性,他們往往先看標題,再看首段」。她指出引言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新聞的重點,不可太長。「亦可引用人物重要的說話開首。」校記常交議論文和抒情文,「但這些都不是新聞稿的要求。新聞稿不應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應用第一身寫法,應客觀報道。

  好相勝萬語千言

  《明報》攝影記者賴俊穎在攝影工作坊,借拍攝鱷魚的經歷,與校記解談新聞圖片的力量,她解釋﹕「讀者多是先看圖片,才閱讀文字,因為影像是『證據確鑿』,比文字更具說服力。」但她補充,若只有(鱷魚)相片而欠奉文字說明,便會淪為生態圖片,故要合乎「trace of bullet」(子彈痕)的原則,即報道要追查照片以外的資料,如那條鱷魚從何處來﹖尾部部分鱗片為何被剪去﹖

  賴俊穎憶述到南生圍採訪的情﹕「當天甫抵,即見鱷魚張開口,便立刻舉機拍攝,因為錯失這次機會,便不知要等到何時。」她認為抓緊重要時刻是新聞攝影的基本要訣。

  她提醒校記,採訪前應計劃如何拍攝才最理想,腦海先構思出照片構圖,到拍攝時更要顧及場景氣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