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記遊深水埗 探索空氣污染源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校記探訪深水埗的劏房戶,源哥(右一)的住所不足20平方米,沒通風系統,僅有的窗又對着屏風樓,源哥稱自己患有氣管炎5年多,確會受現時居住環境影響。

校記遊深水埗 探索空氣污染源

【明報專訊】深水埗人口密集、交通繁忙,是香港空氣污染問題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健康空氣行動(CAN)為增加中學生對該區民生、居民健康及空氣污染情况的認識,舉辦「全城齊度PM2.5」活動。PM2.5是可輕易進入人體誘發不同疾病的「微細懸浮粒子」,該組織成員先帶領校記在區內導賞,然後分組前往探訪劏房戶,校記走入橫街小巷,使用空氣檢測儀量度PM2.5的濃度,17名校記從中體會到社會基層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住所的空氣狀况。

  

   文:校記 陳諾恩、許家鈴、文塱堯 圖:傳媒teen使 潘浩榮、何娸翹、鄭秀賢 文字整理:鄭秀賢

  

   【文章經編輯刪節】

  

   組織:監察站數據未準確反映污染

  

   導賞由CAN傳訊主任溫諾勤及4名成員帶領,首先走到深水埗警署,這座二級歷史建築的天台上設有一般空氣監測站,是全港16個空氣監測站之一。溫諾勤表示,香港空氣監察站數量少且測量範圍小,但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卻是根據這些監察站蒐集的數據計算,認為未能反映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她以早前牛頭角迷你倉火災為例,「當時該範圍的PM2.5濃度高達3000微克/立方米,但最近的檢測站卻在觀塘」,指數未能準確反映空氣污染程度,令情况未能得到即時處理。

  

   步行數分鐘後,校記到達海壇街,四周都是汽車維修店。溫諾勤指出,車輛的維修保養沒做好會排放多4倍廢氣,故維修保養是控制路面排放的關鍵,但業界正面對公眾形象欠佳而沒人願意入行的問題,「(以為)車房仔無出息、讀書不成、工作環境污糟均是大眾對本港汽車維修業的印象」。

  

   校記之後到達欽州街玉石市場,該處前身是1992年關閉的深水埗碼頭,也是以往海岸線的邊緣,故深水埗過去一直受船舶污染影響,現在又承受鄰近葵涌貨櫃碼頭帶來的污染。溫諾勤稱:「船舶污染遠比車輛污染可怕,一艘郵輪的廢氣排放量相等於1.4萬架私家車」,但政府在發展經濟時沒顧及對環境和空氣質素的影響,她指出,啟德的郵輪停泊數目便由2014年的28艘增至2017年的188艘。

  

   最後,大家回到海壇街的劏房區,溫諾勤帶校記抬頭「觀賞」附近的大型屋苑。她指出,環保觸覺曾有調查發現西南九龍6公里的海岸線被一些樓盤遮封了逾六成,陽光被阻隔、空氣不流通,污染物長期積聚,令區內空氣質素變差。

  

   劏房戶病情加重

  

   之後校記分組前往附近劏房戶探訪,並檢測PM2.5濃度,其中一組到訪66歲源哥不足20平方米的住所。源哥稱他患有氣管炎5年多,確會受現時居住環境影響,因該單位沒通風系統,僅有的窗又對着屏風樓,沒風沒陽光,天氣炎熱時他的病情會更嚴重,不得不開冷氣,卻進一步加重經濟負擔,只得節衣縮食,「午餐只在社企消費10元一餐」。

  

   校記即場量度劏房內的PM2.5濃度,顯示為10微克/立方米,剛好符合世衛標準,但到大樓地下再量度,指數卻高達64微克/立方米。原來因為源哥家樓下有不少五金店和地盤工程,五金店店員有時會在街上燒廢物,產生污染物。一天的探索活動令校記察覺不少被忽視的空氣污染來源,更深切體會到要正視污染問題,以及平衡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重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