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約會﹕羅家英推廣粵劇不言棄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羅家英(中)英姿颯颯,與一眾校記合照。訪問後,家英哥便要在同一個舞台上演出《劇藝縱橫五十秋》。前排左一為家英哥契女李沛妍,左二為粵劇戲台總裁李奇峰。

星之約會﹕羅家英推廣粵劇不言棄

【明報專訊】談起羅家英(家英哥),年輕一輩多想起他在電影中的詼諧演技,其實他在粵劇界大有名氣。電影與粵劇,家英哥愛哪一種?「兩者皆愛,電影帶來名與利,做粵劇比較小眾,付出和收穫未必成正比。」雖然粵劇未必為家英哥帶來名利,但他自8歲學戲,算一算已在粵劇界走過半個世紀,是什麼令他對粵劇仍充滿熱誠?家英哥說:「做粵劇要堅持,放棄就等於前功盡廢。」

 或許是遺傳,家英哥自小聽大戲聽得入迷,投身梨園不經不覺已半世紀。戲行50年,家英哥有不少難忘事,「26歲那年到新加坡演出,白天做一套戲,晚上做一套戲,但當時無經驗,即使很多戲不懂,都要到台前去『撞』,是很好的鍛煉,正所謂『做過不如錯過,錯過不如錯得多』。」遙想那段錯誤中學習的日子,家英哥熟記多齣戲,日演兩場,練好了基本功,亦練好體力。問及戲行辛酸,家英哥不失幽默:「最辛酸的是無錢用、無錢買戲服、戲服不及其他人的靚。」縱然辛酸,但他認為反而激發鬥志。

 難忘辛酸窮日子 激發鬥志

 傳統戲曲觀眾減少,與流行文化和年輕觀眾口味轉變有關,粵劇面對一定困難。然而,熱愛大戲的家英哥表示,即使在粵劇發展最低迷的時候,也不曾想過轉行。他20歲時有人跟他說:「你看台下的觀眾都50多歲了,很快就沒有人看(粵劇)啦!」同樣一番話,在家英哥30歲、40歲、50歲,甚至到現在仍有人重複在他耳邊提起,但事實是從過去到現在,甚至電影界出現「零票房」的時候,依舊有粵劇迷捧場。家英哥強調,對粵劇發展並不悲觀,深信粵劇是廣東文化,廣東人對粵劇有一份情意結。

 倡小童免費入場 接觸傳統文化

 家英哥說當下最困難的是讓青少年接觸粵劇,「現時電台、電視台播的全是流行曲,如何能培養青少年對粵劇的興趣呢?」對於推廣粵劇,他別有一套構思,「可以讓小童免費入場,鼓勵家長帶小孩子去看大戲」。他認為觀眾若小時候看過大戲,不知不覺中吸收了當中文化,「到小孩子長大了,思想回歸,想找回自己的傳統文化,便會想起戲曲」。

 終生學習 盼吸收其他劇種元素

 家英哥已65歲,但他未有打算退出粵劇界,「我只會按自己的能力安排工作,畢竟粵劇十分講求體力」。他投身粵劇界50年,2012年1月上旬籌備了《劇藝縱橫五十秋》的演出,作為自己在戲行的回顧,「這是我的心願!」對於未來,家英哥表示會盡量參與演出,但貴精不貴多,更說自己「未學夠」,要「做到老、學到老」,多觀摩不同劇種,如京劇和莎劇等,希望將不同元素融入粵劇,因為他相信粵劇是兼容並蓄、有容乃大的藝術。

 文:校記 李明佑、梁睿智、陳安婷

 傳媒teen使 何文翰、黃美欣、陳玉群

 圖:陳淑安

 文字整理:梁冠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