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懷疑精神 多角度採訪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亞洲電視新聞部高級記者繆美詩(右)在講座中提醒同學,「事實」存在不同的定義,記者要認清受訪者的利益,並確認資料的可信程度。左為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梁偉賢。

抱懷疑精神 多角度採訪

今年校記的主題是「求事實 薪火傳」,迎新講座亦以「記者如何求事實,辨別消息真偽﹖」為題,經過兩場講座後,一眾校記對「求事實」的專業態度有了更深認識。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梁偉賢在首天講座中,透過多幅不完整的圖像解釋,「人類的視覺觀點有時會把我們騙倒」。他指出,新聞工作者在求真過程中不會得到整幅圖畫,甚至有人會刻意發放資料誤導記者。因此,記者要有懷疑精神,要客觀地、多角度地分析不同觀點,將社會中分割的圖像填上意義。

  繆美詩﹕思考求真比答案重要

  亞洲電視新聞部高級記者繆美詩同意,求真是記者最基本的責任,但她提醒同學﹕「『事實』存在不同的定義。『路邊社』消息都可以發展成大故事。」記者要確認非偽造的可信數據及文件來源,認清受訪者的利益所在,以多角度採訪。她補充﹕「思考、求真比答案更重要,傳媒發放多點資訊,公眾便知更多。」

  張慧慈﹕查證消息來源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少南則從原則出發,講解如何追求新聞真相。亞洲電視新聞部高級記者張慧慈則以實戰體驗,向校記闡述追求真相的過程。她以星展銀行銷保險箱的新聞作例,說明查證新聞消息來源的重要﹕「爆新聞,背後一定要有佐證,否則記者可能要承擔報道假新聞的後果。」

  當日不少校記踴躍發問,對於校記的表現,張慧慈讚不絕口﹕「他們做足資料蒐集,似是有備而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