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泥塑人 陶造新生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蕭宇恒(右一)跟校記介紹自己的作品,朱寶和(前左)則沉醉於手中的陶瓷世界,兩人同是工作室的資深會員。

以泥塑人 陶造新生

一件件獨一無二的陶瓷作品整齊排列﹕「薯蛋人」趣怪、小提琴精緻、小狗活潑,讓人會心微笑,讚歎「幕後大師」的手藝高超。這些作品都出自弱能人士之手,早前校記參觀社會服務機構陶藝工作室,除了觀賞弱能人士的技藝,更對他們了解更深。

  

  這群「幕後大師」正是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陶藝工作室的會員,他們喜用泥塑人,以無限的想像,透過陶瓷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

  

  融合復康與藝術

  聖雅各福群會自1999年引入陶藝訓練,冀融合復康與藝術,培養弱能人士一技之長,啟發他們潛藏的藝術才華,現時資深及新晉會員共約20人,他們的陶藝作品在該會位於灣仔的陶藝展覽館出售。陶藝工作室顧問及創辦導師之一施惠玲說,成員不是在工作室「製造」產品,而是在「創作」。

  

  一塊泥巴,在擅長創作鬼馬表情泥人的會員許泊手中,晃眼便成人形:粗眉、大眼、圓鼻子,維肖維妙。另一名會員蕭宇恒則善於寫實,作品多以人物為主,他滔滔不絕地向校記介紹:「我第一件作品是我自己,第二件是琪姑娘(另一名導師杜依琪),第三件是爸爸媽媽……」神情語氣充滿自信和驕傲。

  

  陶藝助打開心窗

  會員黃震邦、翠雲和阿嬋較文靜,埋頭耕耘自己的作品。施惠玲說,喜歡製作大型作品的黃震邦對陶泥有獨特的觸覺,恍如有超能力,可快而準地辨認不同種類的陶泥。獲導師們稱讚記憶力強的會員朱寶和,則有板有眼地教校記搓陶泥。參加陶藝創作近7年的他已榮升助理導師,但原來他在接觸陶藝前不愛與人接觸,在工作室的首年完全不說話,施惠玲認為,學習陶藝為他打開了一扇窗。

  

  會員包辦塑泥上釉燒製

  在工作室,導師教導會員製作陶瓷的技巧,偶爾訂定作品題目,但更多時候是讓他們自由發揮想像力,按個人喜好訂立題材,並自行剪報、上網蒐集資料,故會員各有一本貼滿「功課」的資料簿。杜依琪表示,塑泥、上釉、燒製等工序皆由會員「落手落腳」做,導師只從旁協助。

  

  陶泥的可塑性高,搓圓按扁均可,正好讓會員天馬行空發揮創意,但製造程序複雜,導師在教學上費盡心思,更曾「犧牲色相」。施惠玲憶述:「會員起初只是隨心意、喜好塑造泥偶,為了讓他們明白人體比例,我把自己的褲管捲高,讓他們看我的腿,以解釋大腿跟小腿的比例、粗幼不同,令他們的作品從『薯蛋人』進化成較像真人的模樣。」

  

  從對陶藝一竅不通到作品擺滿展覽館,會員們也愈來愈主動表達自己,施惠玲見證他們的成長,自己也學會放下。以前創作時,她會擔憂評價、技術上是否可行,「會員則不然,他們無任何顧慮,喜歡怎樣塑造就怎樣塑造。」導師與會員相處如家人,杜依琪表示,導師們熟悉會員的脾性,而會員「見你站得久會拿張椅子給你坐」,讓導師暖上心頭。

  

  文:校記黃卓敏、林恩浩、李浩賢;

  傳媒teen使歐陽翠詩、吳海盈

  圖:傳媒teen使、古晨燕

  文字整理﹕古晨燕

  (文字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