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小子」曹星如: 勝利不足恃 拚盡最緊要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曹星如勉勵校記,只要堅持總會有收穫,切勿輕言放棄。

「神奇小子」曹星如: 勝利不足恃 拚盡最緊要

【明報專訊】曹星如3月時贏得世界拳擊總會(WBA)國際超蠅量級冠軍金腰帶,拳擊生涯保持16連勝紀錄。作為香港首位職業拳擊手,不少香港人都引以為傲。這次「星之約會」請來「神奇小子」曹星如,與校記分享他拳擊生涯的點滴。

  「小時候別人的家庭活動是打籃球、羽毛球,而我的家庭活動是拳擊。」曹星如自小受父親及兄長影響,五六歲時已開始接觸拳擊,但那時他只視拳擊為娛樂,不太喜歡,「那時覺得拳擊比其他運動訓練艱辛,而且自己不太喜歡打人或被人打的感覺,所以小時候不太喜歡這項運動。」直至十多歲,曹星如才開始認真學習拳擊,後來更漸漸喜歡這項運動。

  任教練被質疑 決心做出成績

  擔任職業拳手前,曹星如在拳館擔任兼職教練,那時他名不經傳,身材又瘦小,學生經常質疑他的能力,「我教他們出拳時,他們會問:『真的這樣做嗎?』」後來他明白到只有做出成績才能令別人信服,於是開始參與業餘拳賽,並獲得香港冠軍,個人能力始獲肯定。與此同時,教練劉志遠計劃舉辦全港首次職業拳擊比賽,初時屬意館內一名南非拳手出賽,但考慮到南非拳手難以吸引本地觀眾,教練於是把重擔交託曹星如,要他代表香港及拳館出戰。「第一次聽到『職業』二字時,很大壓力,壓力卻令我迎難而上,渴望做得更好。」在菲律賓集訓一個月後,他不負眾望勝出首場職業拳賽,令他覺得一切付出並沒有白費,從此展開職業拳手的生涯。

  曹星如至今獲得16場賽事連勝,風光背後是不為人知的辛酸。他表示賽事的壓力來自訓練,「有時獨自在異鄉訓練,沒有人可以傾訴,不知道自己訓練進度,會感到疑惑,傷患又令壓力增加不少。」常規訓練中,曹星如每天要訓練6小時,訓練項目包括跑步、舉重、打沙包、實戰對打等,其中單是打沙包便要日打幾百至幾千拳。持續不斷的訓練令他飽受傷患困擾,如他試過在菲律賓集訓時弄傷膝頭,兩星期無法跑步,又曾在比賽時弄傷指骨。然而,面對壓力與傷患,曹星如仍然堅持走上拳擊之路,「因為真的喜歡!」他表示如果不喜歡,會有一萬個理由叫自己放棄,「(每次)覺得辛苦時便停下數秒,深呼吸一會兒,又可以繼續堅持。」此外,拳館各人、教練等是他信念的來源,「他們無條件為我付出,令我有動力繼續堅持下去,想做得更好報答他們」。

  失去天倫樂 「有得必有失」

  除了教練,家人也是曹星如重視的人。其家人對他成為香港首位職業拳手感到既開心又擔憂——開心的是他把家庭的興趣變成職業,但又擔憂他的生計,「他們會擔心我能否以拳擊維生、可否養活自己,畢竟在我以前香港從末有過職業拳擊比賽,你不知道打一場賽事可以獲得多少獎金,亦不能預知下場比賽能否取勝」。他又指拳擊令他失去與家人相處及玩樂的時間。但凡事有得必有失,所以他並不介懷。

  未發揮實力的勝利是無謂的

  參與過眾多比賽,最令曹星如印象難忘的賽事是2012年舉行的世界拳擊理事會(WBC)認可國際職業拳賽,對手是經驗豐富的吉爾吉斯坦選手沙利夫,「首四個回合我一直『捱打』,到了第五回合我知道假若繼續捱打便會輸掉賽事,於是轉換心態,衝前以體能壓制他,跟他『火拚』。初時我仍被他擊中,後來因為我出拳較多,不斷擊中他,令他體能下降,終於勝出比賽,贏得WBC亞洲洲際金腰帶」。

  雖然曹星如是擂台上的「長勝將軍」,他卻指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拚命比賽過程中,得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他認為,比賽中如果未發揮實力就勝利,這種勝利是無謂的,不僅不能進步,更使自己驕傲自滿。作為拳擊手,曹星如更想遇到強勁對手,可以令自己發揮最大實力,即使輸了也是痛快、有收穫。

  【文章經編輯刪節】

  

  ■星之寄語

  ”堅持是成功的要素,過程固然辛苦,但不要太快放棄,因為堅持下去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得着。”

  文:校記陳雪燕、黎靖雯、林芷晞、李穎怡、傳媒teen使黃子康

  圖:陳淑安、資料圖片

  文字整理:陳麗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