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真情對話:採訪經驗獲益良多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舊校記陳曉君(左起)、劉亮之、宋肇洋在台上作真情分享。

「校友」真情對話:採訪經驗獲益良多

今年明報校園記者計劃踏入第10年,不少昔日的校記已投身社會,部分更成為了全職記者。這次開學禮邀請了3名昔日校記──宋肇洋、劉亮之和陳曉君分享。

  

  助建立自信 鍛煉膽量

  

  第一屆校記宋肇洋現為積架汽車維修部主任,雖然他的工作與記者無關,但他認為當年參加校園記者計劃所學到的提問技巧,令他畢生受用。他說:「校記的訓練能鍛煉我的膽量,也令我學會蒐集資料、提問的技巧,對現在與客人溝通很有幫助。」

  

  現職英文教師的第四屆校記劉亮之,參加校記計劃是希望能接觸社會、接觸不同層面的人。她覺得採訪能幫助她建立自信,對現時的工作很有幫助,「採訪前要深入找資料,了解受訪者的背景,然後把採訪得來的資料用文字表達出來;現在做老師同樣要先了解文本,再用清晰的言語表達給學生」。

  

  現職明報記者因校記立志入行

  

  第五屆校記陳曉君更因參加了校記而立志當記者。她憶述當年參加校記,除了想改善語文水平,還因為當時的社會對傳媒充滿怨氣:「我心裏想,香港是否不能有好的記者?我覺得不是,所以想藉參加校園記者計劃了解前線記者的工作。參加過後,我發現香港還有很多好記者,因此立志成為記者。」

  

  現時陳曉君已成為《明報》記者,她笑談校記與全職記者的分別:「當年曾採訪李樂詩,她是一位很健談的人,但現在做全職記者,卻發現能遇到這樣的受訪者並不容易,例如報道負面的新聞時,要找受訪者回應,受訪者卻可能會帶你『遊花園』,或用不禮貌的方法拒絕。」

  

  此外,她現在也會思考受訪者會否因個人利益而掩蓋事實真相,並學習怎樣在如實報道、保持道德操守中拿準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