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擁有金錢就是「幸福」,但香港首席單車好手黃金寶說:「當我很專心踏單車時,不會去想很多繁複的事,突然會覺得很開心、很幸福。」他17歲加入香港代表隊,做了超過20年全職運動員,日復日地練習、到外地比賽,他覺得沒有失去什麼,「反而賺晒!」——全因踏單車是他最喜愛的事。
踏單車對很多人來說是消閒活動,但單車卻是黃金寶奪得世界冠軍的好拍檔。黃金寶小時候居於沙田,那時娛樂場所較少,也沒有互聯網、手提電話,一家人閒時會租單車,踏遍山邊、海邊,在耳濡目染下他也喜歡單車,「一個人踏單車與大自然交往,有一種莫名的幸福」。
小時常舉家租單車遊山 「幸福莫名」
小時候對單車的喜愛,促成黃金寶17歲加入香港代表隊,更在1991年亞洲青少年賽公路賽中奪得冠軍。「當我成為比賽冠軍時,便立志要成為職業單車手,向?成人組別的亞洲冠軍進發!」他憑?堅忍和毅力,終在1997第8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賽和1998年曼谷亞運個人公路賽奪得冠軍殊榮。
可是,在全運會及亞運會上嘗到勝利的滋味,卻令黃金寶迷惘起來,他自覺已完成目標,更想過放棄,「運動員不喜歡重複,希望有所突破。」幸好得教練沈金康的鼓勵,使他再有動力追尋單車夢。教練更建議他從公路單車賽轉戰場地單車賽,「因為40公里的場地記分賽很適合亞洲人」,而且還有機會位列世界的前列位置。
公路賽轉場地賽變「新人」 決心爭三甲
黃金寶在單車公路賽成績彪炳,「但轉到場地賽,卻是一個新人,成績不太好,更遭對手奚落。」他想過轉回公路賽,猶豫不定,「後來想到要做好它,所以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奪得世界盃前三名。」2004年,黃金寶在單車世界盃場地賽(曼徹斯特站)記分賽勇奪亞軍,成功把光輝從公路賽帶到場地單車賽。面對艱苦的訓練,他知道「堅持」最為重要。
當了全職運動員逾20年,黃金寶坦言不捨運動員身分,短時間內仍希望當運動員。然而,因香港頗缺乏單車教練,他亦考慮退役後擔任教練。黃金寶一心專注於單車上,日復一日投入訓練,又時常到外地參賽,每年在香港的時間很少,但他不視之為犧牲。阿寶認為,經過鍛煉的運動員,能抱樂觀積極態度看待事情。「單車教曉我體育精神,亦給我很多人生鍛煉,我覺得自己賺了!」他笑說。
文:校記柯凱栭、伍倩欣、馬文君
文字整理:梁冠華
圖:陳智良、傳媒teen使
鳴謝:香港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