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記姓名:湯麗鴻(170638)
學校:天水圍香島中學
第25屆「饑饉之星」梁詠琪和卓韻芝早前到達老撾,親身了解及服務困苦捱餓的小孩。他們肩負重任,是為了帶領香港市民探索第三世界人民的生活。
11年前,梁詠琪曾代表世界宣明會到孟加拉探訪,旅途使她建立了一份使命感。今年再獲邀請,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那種感覺就像身肩重任,多了一份責任感。」過去數年,卓韻芝都因健康問題不能擔任「饑饉之星」,首次成為「饑饉之星」的她雖然因此放棄了到澳洲嘗紅酒的機會,但她並不後悔,因她明白到這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
白棉繩真誠祝福 兩人欣喜感動
6天的老撾探訪活動固然辛苦,但「饑饉之星」卻能從當地人民中尋找到快樂。「我還記得首天到達村莊時,他們拿白色的棉繩圍我們的手打結,並雙手合十送上祝福。」梁詠琪微笑地說。卓韻芝亦興奮表示:「對啊!那種感覺很溫暖、很親切。」這種既簡單亦具心思的歡迎儀式,已經令兩人無限欣喜。
梁詠琪更表示,她探訪了其中一名助養兒童,他的家庭狀令她尤其深刻。「那名10歲的小孩為了捉田鼠、砍柴、煲水照顧生病的父母,被迫放棄上學的機會。」梁詠琪感慨香港兒童活在物質富裕的家庭,亦有上學讀書的機會,卻不懂珍惜眼前事物,經常浪費。
當地學生的讀書環境,亦教卓韻芝感到十分驚訝。「那所學校建於山頂,十分驚險。校舍只是一間茅屋,並不牢固。當地學生坐的都是殘破而滿佈鐵釘的椅子,老師所教導的只是簡單的生活知識。」知識可改變命運,不過當地兒童卻要家庭得到溫飽,才有機會上學,尋找脫離貧窮的機會。
梁詠琪﹕先學懂珍惜 再學習奉獻
要幫助貧困的人,卓韻芝認為巿民先要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再進一步計劃如何幫助。如果未有透徹了解就盲目捐助,只會浪費資源。梁詠琪則認為港人應先學懂珍惜資源,然後才學習奉獻;應奉獻的不止是金錢,還有時間。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