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策公營機構 為民疏怨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鞭策公營機構 為民疏怨

校記:陳錦雄(九龍工業學校,中四)

  

  編號:180593

  

  擔任申訴專員已10年的戴婉瑩,多年來多次批評公營機構行政失當,這名形象硬朗的「鐵娘子」,在跟《明報》校園記者的訪問中,分享了她對工作和生活的看法。

  

  不少人都不太了解申訴專員公署的職責範圍,戴婉瑩指出公署只能就公營機構行政失當展開調查,如醫療手術失誤就不能納入公署的調查範圍,她更提及一件難忘的投訴,「曾有一名犯人向公署投訴監獄膳食差劣,最後當然不受理,真的令人啼笑皆非。」她表示,現時公署所接獲的投訴有一半不獲受理,希望公署發揮疏導怨氣的作用的同時,市民亦能更了解公署的職能,以免浪費時間。

  

  受市民傳媒監管

  

  「公署公布的調查報告受到大眾監管,因此不能有錯。」戴婉瑩表示,她會憑自己的經歷、價值來判斷,亦要求自己跟下屬回覆投訴人和發表調查報告時,要清晰表達考慮的因素、理由,務求保持公署的公信力。訪問期間,她就以某報社評早前就公署調查報告,提出沒有根據的批評為例子,解釋傳媒的影響力,以及公署對維持公信力的重視。她亦從中訓勉,「記者起了領導輿論的作用,因此報道時必須保持良心。」

  

  戴婉瑩表示十分享受申訴專員的工作,認為可讓她做回自己。當她講述過去的調查工作時,她臉帶笑容地表示,「一些部門在調查中並不合作,我需要求他們『發誓作證』或行使搜查權使他們合作。」但這還不是令她最滿足的,「我最快樂的是大部分部門都接納我們的判斷,並能糾正錯誤。」

  

  戴婉瑩自言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喜愛挑戰的人。她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勸勉校記不要局限自己。她表示,從考上政務主任至現時出任申訴專員,過程中不斷訂立更高的要求,鞭策向上。她鼓勵校記要把握鍛煉的機會,發展興趣,裝備自己,亦提醒校記要平衡工作和生活。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