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記:羅詠茹(粉嶺禮賢會中學,中四)
編號:180366
「從小在黃河高原的山區長大,我喜歡與天籟結伴,我愛躺在麥田上欣賞晚間的星河與彩雲,聯同鄉間的伙伴攀樹採核桃、吃棗子。」這是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在「音樂天使」計劃中說過的一番話。
閻惠昌自小在黃土高原長大,擁有粗獷的性格;他亦曾在上海音樂學院接受5年大學專業中樂指揮教育,體會到上海細膩的音樂文化。這些背景有助他構思中樂團的發展,在粗獷與細膩之間互補不足,讓音樂更為完整。
中樂講求韻味 西樂追求力量
閻惠昌身為中樂團總監,亦曾指揮西洋交響樂隊,如北京音樂廳愛樂交響樂團等。他認為,中樂講求的是韻味,而西方交響樂追求的是力量。因此同一首樂曲以不同方式演奏,即使音響器材一樣,演奏出來的效果都不盡相同。閻惠昌認為,指揮中樂的技巧較交響樂複雜,所以交響樂的指揮若到中樂團指揮,會感到困難。
有指香港是「文化沙漠」,閻惠昌並不認同。他認為香港政府讓藝術自由發展,市民可以自願參加藝術活動,沒有牽涉政治因素。而政府在藝術方面的資助補貼,讓市民可以便宜的價錢購買音樂會門票,令藝術可在香港普及、傳承。
不經不覺,香港中樂團成立至今已有32年,地位更是舉足輕重,不少外國藝術節,如美國的「中國文化節」音樂會等也慕名邀請中樂團到當地演出。閻惠昌自豪地表示,中樂團現在是「立足香港,放眼世界」,「香港中樂團是首個獲中國文化部認可,代表中國到美國演出的樂團」。他亦預告樂團將繼續在各地演出,如上海博覽會、西安音樂廳等。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