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原文刊於:2020年6月2日《明報》)

【明報文章】學生們,早上力敵睡魔起牀上學、下課埋首做功課的感覺,久違了吧?自1月香港出現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大部分市民為己為人都減少外出,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若有需要外出都會戴上口罩、與人保持距離等,中小學、幼稚園等也一直停課。直至5月疫情稍為緩和,教育局宣布中小學分階段復課,莘莘學子終於可再與同窗相見,享受學習和校園生活的樂趣。

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浸大兼職講師鄭美姿老師給校記上了一課「如何撰寫專題報導和人物專訪」。

基於抗疫考慮和限聚令,第23屆明報校園記者計劃的活動亦受到影響,幸好科技發達,計劃不至於完全停擺,例如市場部同事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令校記可透過互聯網在家360度觀看「明報旅行團」的影片,遙距參觀報館的編輯部、資料室、印刷房等;善用視訊會議程式舉行多個培訓工作坊,由資深傳媒人、學者主持,內容涵蓋採訪、攝影、傳媒素養、新聞特寫等,講者更在熒幕前與校記即時對話,讓校記在疫情下仍可以隔空向前輩學習。

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浸大兼職講師劉晉安大律師帶校記認識媒體責任和新聞道德,以及傳媒工作者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

從日常生活發掘採訪題材

校記計劃鼓勵參加者撰稿,雖然因為疫情,計劃難以籌辦集體的採訪活動,但校記不妨主動出擊,從日常生活發掘題材,又或邀約個別人士做專訪。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學生當然要小心網絡假資訊,但社交媒體同時方便大家了解社會動態與聯繫,校記大可善用。所有校記投稿均會由明報編輯部同事審閱,並給予評語,有助校記改善採訪和寫稿技巧。

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明報》總編輯陳錦強早前應邀在網上與校記實時對話,分享編輯部的日常工作。

除了上述多個培訓工作坊,總編輯陳錦強早前也應校記計劃邀請,在網上與校記實時對話,分享編輯部的日常工作。可訪問各界名人的校記「星之約會」活動,亦會陸續舉行,本月(2020年6月)尾起,編輯部將以校記專版的形式報道相關內容,讀者請多多留意並指教。

疫情下的校記計劃
▲本年度校記計劃第一位星之約會嘉賓為香港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先生,校記以視像會議形式訪問石仔。

文.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