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鳳媚
圖﹕黃寶群
「我是xxx,來自xxx中學。」「我叫xxx,是xxx學校的學生,可以稱呼我為xxx」……「我是沈祖堯,來自威爾斯親王醫院。」最後一名「同學」的自我介紹,引來一陣哄笑,這次《明報》校園記者的「星之約會」,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
SARS奪去了不少人的性命,但也讓市民看到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邀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沈祖堯醫生擔任校園記者「星之約會」的嘉賓時,以為這位大忙人大概未必可以抽空,怎料他爽快地一口答應,還定了時間地點,盡顯醫生「講求效率」的風格。
剛從印尼峇里島回來的沈祖堯醫生,臉上曬得紅彤彤的。7月14日下午,15名《明報》校園記者除下口罩,爭相向這位在SARS事件中手執前線醫護指揮棒的醫生發問。
訪問期間,沈醫生大談SARS事件中的體會﹔身為前線人員,如何起帶頭作用,又如何在經歷中反思自己的麻木、重拾醫者心腸﹔沈醫生還道出當初為何會踏上杏林之路、SARS疫症下的家庭生活、信仰對他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