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葉劉淑儀」、「鱷魚專家」、「容祖兒」、「淘大居民」上周紛紛出現在中大新亞書院,為何這班不同界別的新聞人物會同時現身﹖原來是為了校記的模擬採訪,《明報》安排了4則新聞,包括七一遊行、南生圍捉鱷魚、沙士調查報告及維港巨星匯,由傳媒teen使扮演相關人物,讓校記模擬採訪。
校記將受訪者團團圍住,不停發問、拍照,過程緊張。其間,有受訪者表示趕時間需要離場,校記亦抓緊最後機會追落樓梯,追問未完的問題,直至受訪者進入電梯為止。
校記採訪完畢,便要報道訪問內容,有校記即時展示訪問時拍下的相片,令報告內容更清晰完整。
對於「首次」採訪,校記認真之餘也烏龍百出,例如面對扮相入型入格的受訪者,忍不住笑起來。校園記者謝忠華表示,模擬採訪「好玩」,可從遊戲中實踐講座中提及的採訪技巧,活學活用。
在旁觀察的中大新傳學院學生,事後不單給予意見,還提供不少改善訪問技巧的方法。
沉應付太極招
中大學生張曉冬及李泳萱都提醒校記要注意禮貌,如他們發現有校記用手指指受訪者說﹕「你究竟有沒有答我的問題﹖」亦有中大學生聽見校記直斥受訪者「廢話」、「答非所問」,「對於敏感的話題,受訪者好可能會帶我們遊花園,如記者沉不住氣,便不夠專業了」。
校記提問尖銳獲讚賞
不過,中大學生也讚校記部分提問不錯,如有校記向「詹康信」提出較尖銳的問題﹕「你說到巨星匯的入座率低,但又算成功,這是何解﹖」「為何政府用一億包底,但又無權過問節目內容﹖」這都是校記經過分析才發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