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裝備自己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時刻裝備自己

校記姓名:方峻汶(170136)

  

  學校: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

  

  怎樣才可活得精彩、享受無悔人生?經常出現於電視熒幕的主播張宏艷,在幕前是事業女性 有線電視新聞台總主播、作家,做每件事都運籌帷幄、一往無前、力臻善美;在幕後,張宏艷仍恪守其位,關心家人,做一個稱職的太太、媽媽和孝順女。

  

  張宏艷,香港第一代全職24小時新聞主播,畢業於荃灣官立中學,曾奪新界區傑出學生獎。因為口齒伶俐、課外活動表現出眾和學術成績優異,她於中學時代已是校內學生的偶像。由記者升為高級主播,張宏艷憑努力和經驗,砥礪名行,時至今日,已躍升為管理及培訓主播團隊的總主播,每天為廣大市民帶來世界資訊。

  

  「我是邊做邊學,沒有人比全世界的人都強。」張宏艷從小養成積極進取和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踏入傳播界15年,仍虛心學習,她直言:「我一向都當自己由零開始,什麼都不懂。凡接觸一個人,都希望在他身上學到更多。」她更笑言:「校記亦可教懂我一些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例如如何運用Facebook及Xanga。」

  

  早前張宏艷嘗試主持互動新聞節目,開放言論平台,於預算案發布後讓公眾立即回應。「我們有4組人員負責這項節目,我不知道應先播放片段直播市民意見,或是讀出網上留言,所以溝通有很大的困難,但我學會了如何協調各組人合作。」張宏艷不容許自己有半點差池,「我主持了6小時的直播財政預算案,十分疲倦,但公眾不會接受主播有倦容,所以無論怎樣我都會以最精神的狀態出鏡」。

  

  張宏艷憑去年在新聞時段播出的《日本‧對談》系列,榮獲第三屆中大新聞獎新聞報道組(電子傳媒)優異獎。「做好報道,不單要找到合適訪問對象,過程中由構思到被別人拒絕受訪,都有得益。」張宏艷認為,同事合作無間才可做好這個專訪報道,「攝影師要知道我想拍什麼,後期剪接要加上什麼效果,一切都要大家通力合作,理解別人所在崗位的難處,繼而協調,建立默契」。

  

  成功背後,來自張宏艷家人的支持。從不懂家人的重要到今天覺悟,張宏艷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事業、朋友,而是親人。只要你掌握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時間找工作都十分容易,但親人會隨時離世,所以要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間。」與做記者一樣,張宏艷和家人相處要爭分奪秒,「與母親一起品茗是一種責任,老人家隨時不能走路、不能品茗。如果我約了母親上茶樓,即使有工作在身,我都會交給其他人跟進,珍惜與母親一起的時間;不像以前,我只會放工作在首位」。

  

  「人生苦短,想做就去做!」張宏艷慨嘆。「多學一樣知識也無害,你永遠不知它何時有用武之地,但當你有需要,就可大派用場。」張宏艷對知識的追求永無休止。

  

  古語有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年光易過,終身學習的路途固然崎嶇難行,只有學會不斷學習,並做到張宏艷與校記共勉的說話——「努力做好每一天。」就可活得精彩,享受無悔人生。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