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約會﹕(3)回歸前流言多最深刻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投身創作行業之初,不時面對家人朋友的反對和質疑,但Prudence(右)更加努力做好創作,目的是希望「to prove them wrong」(證明他們的看法是錯的)。

星之約會﹕(3)回歸前流言多最深刻

校記:張偉瑜(聖言中學,中四)

  

  編號:190276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於1977年從英留學返港,目睹當時中國百廢待興,基於愛國愛港情懷,他決定為國效勞。

  

  梁振英說,自己於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起,參與了整個香港回歸的過程。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九七回歸前的情景。當時許多港人擔心回歸後不能保持既有的生活方式和繁榮安定,紛紛移民,造成移民潮。梁振英記起那時的大學生,對香港回歸後的前景不感樂觀,「有一名讀工商管理的學生,本想讀法律,但他的父母擔心回歸後香港會無法無天;另一名讀工程的學生本想讀醫科,但擔心回歸後有很多赤腳醫生(即文革期間,接受簡單訓練即下鄉從事醫療工作的醫務人員)來港,無法工作」。他又說,當時流傳一個悲哀的笑話,「按這速度移民,我們將要在啟德機場張貼告示,請最後一個離港的人關上所有燈」。梁振英認為香港因移民潮流失大量人才,付出沉重代價,有必要找出背後原因,避免日後重蹈覆轍。

  

  梁振英現時擔任物業顧問公司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等多個要職。縱然公務繁忙,家庭始終是梁振英心中的第一位,「工作可以交託給同事,但當父母(的職責)卻不可以交託,無人可以取代此責任」。育有3名孩子的他指出,在青少年的成長階段中,短短半年間已有變化,若錯過了,往後將無法追回,因此他即使再忙也會以子女為先。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