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攝影工作坊分別邀請明報攝影記者鄧偉健、現職攝影師的第5屆校記許有達分享。鄧偉健一改工作坊的傳統,首先請在座的校記猜猜他背囊中的物品。6名校記自告奮勇,從鄧的背囊中找出了相機、長短鏡頭、小型掌上電腦、閃光燈、護照等。當鄧偉健拿出幾張飛往倫敦的機票時,全場嘩然,有校記笑指他可以隨時「潛逃」。
熱身過後,鄧偉健提出重點:「有時候照片會淪為政黨的宣傳品,所以不要完全相信一張照片,要好好思考相片背後的意義。一張好的照片,不應只有表面,而是可以喚起聯想。另外,最能觸動人心的往往是相中人物的眼睛。為了捕捉最好的一刻,有時攝記要呆等十幾小時,甚至一無所獲,所以有熱誠是很重要的。」鄧偉健又邀請校記分享他們印象最深刻的相片,校記都熱烈參與討論。
第5屆校記、現職攝影師的許有達則以從前當校記學攝影的趣聞打開話題,輔以失敗例子,教導校記攝影時的注意事項,「有次我出發後才發現忘記帶相機電池,所以一定要於出發前先檢查裝備,必要時須帶後備數碼相機」。許又說:「有次我往立法會拍照,沒有認清事件的目標人物是周一嶽(食物及衛生局長),結果照片全不合用。大家記緊先蒐集資料,認清拍攝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