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盧鈴佩
校記編號:160825
學校: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
本為中學教師的君比(原名馮忻忻),放棄教鞭,搖身一變,成為深受青少年歡迎的本地作家,出版著作30多本。「『愛』是我創作與生活的原動力。」寥寥數字,蘊含君比作家路上的心聲。
為兒子放棄教席
君比早在中四時,已在兩個徵文比賽中嶄露頭角。她憑《君比》一文奪得第16屆青年文學獎,而《離巢》則獲防止虐待兒童會徵文比賽公開組季軍。不過,畢業後她選擇從事教育工作,直至長子出生,才離開教師的崗位,她直言:「人們常誤解我為了當全職作家而辭職,其實我只是想照顧兒子。」
「誰料許多機會突然湧現,使我除了家庭,還擁有另一片天。」或許當初連她也沒想到,一個辭職的決定,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
君比形容寫作是互動的,也是抒發情感的方法。「寫每一個故事,我都有明確主題,所傳遞的亦是正面的信息。」她以純真勵志為題材,寫下多部校園作品,當中以《叛逆歲月》系列最為人熟悉。「我寫這些邊緣少年的故事,主要想探究青少年叛逆的原因,並希望讀者惜福,從中得到啟示,幫助有需要的人。」
她表示曾有一名23歲輟學青年在看過《叛》後重返校園,令她印象極為深刻。「很開心自己的作品能啟發他人!」欣喜之情躍於面上。
君比認為,創作與生活不能離開「愛」,並應從日常生活尋找寫作靈感。「任何人、任何事,包括與朋友的對話,只要能觸動我的心靈,都是寫作的題材。」有時一則新聞,也是她靈感的泉源。如在03年,她偶然看到一篇有關香港小童群益會兒童奮進獎得主的報道,引起了她的寫作興趣。經她細心採訪下,得知該名11歲女孩的悲慘經歷,其後遂成為《奮進少年》的藍本。她補充,過往任職教師、義工等經驗,亦讓她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層面的人士,為創作注入新元素。
10歲兒子著有兩篇小說
「寫作不但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還啟發兒子對寫作的興趣。」君比年僅10歲的大兒子,在母親的鼓勵下,已著有兩篇小說。
去年12月,兩人更實行親子創作,合作出書。提到親子創作,君比即滔滔不絕地說道:「有時我都會詢問他的意見。」
君比之所以能寫下膾炙人口的作品,能在文壇上發光發亮,皆因她以愛去感動人心,用筆去洗滌別人心靈!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