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作家 實際作品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周淑屏的分享令校記獲益良多,活動結束時周淑屏與校記大合照。

實際作家 實際作品

校記姓名:曾元源(170017)

  

  學校:聖安當女書院

  

  她知道單是寫作不能為生,於是教寫作班。

  

  她明白在香港難以靠文字生活,但繼續寫。

  

  她曾當上出版社的編輯。

  

  她現在既是作家又是寫作班的導師。

  

  她是──周淑屏。

  

  周淑屏多次強調自己為人實際,畢業後首份工作是保險從業員,為的是在最短時間掙得最多金錢。打從一開始,她就知道寫作不能為生,寫作全因為興趣。周淑屏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為讀者在寂寞的晚上帶來快樂,那便是她最大的成功。

  

  早前周淑屏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但她沒有特別興奮,只是以後被問到「你曾在寫作比賽中得獎嗎?」,不會無言以對。

  

  「若年輕新晉作家投稿被拒,你會有什麼安慰說話?」周淑屏的第一句便是:「我很冷血的。」然後用毛蟲變蝴蝶的比喻來解釋:由毛蟲變蝴蝶是痛苦的過程,需要很努力和不斷掙扎,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如果在這過程中繭蛹被刺穿了,出來的只會是脆弱的蝴蝶。投稿被拒絕幾乎是每個作家必經之路,那些困難就是誠意的考驗,只有通過考驗,才能破蛹而出。

  

  投稿被拒 作家必經之路

  

  周淑屏在訪問中由一句「我很實際」開始,這宗旨在她的作品中貫徹流露。周淑屏的作品很「實在」,大都包含都市元素,小人物、低下階層是其作品的重要角色,逛街、日常生活就是她的寫作靈感。因此多本作品都以香港特色為背景,她認為對物件的感情不在於硬件,而是當中包含的情感。即使硬件已消失,當中的感情永遠留在心中。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