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就是人生意義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香港教育城今年加入合辦行列,行政總監鄭銘鳳首次出席開學禮。

創作就是人生意義

校園記者﹕麥詩敏

  校記編號﹕120242

  學校﹕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

  靳埭強公司的會議室內,擺滿無數設計獎座,見證香港現代設計的發展。享譽國際的著名設計師——靳埭強,在經過一天辛勞的工作後,仍一直帶笑容接受我們校記的訪問,毫無架子。

  他淡淡地道﹕「創作,就是人生的意義。」

  幸遇良師安排好課程

  靳埭強從未出國留學,他六十年代報讀了一個設計課程,從而投身設計行業。「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比現在還差,但我遇到很好的老師,編排到很好的課程,讓我在各方面有不同的發展。」

  中國文化對靳埭強的設計生涯影響重大,他回憶在桂林主講講座時,一名大學生向他問及「在中國文化中,最有價值的是什麼」﹖靳埭強的回答頗有意思﹕「中國文化在每一代都有長足發展,不斷延續新的東西豐富我們的文化,最珍貴的就是這種『源遠流長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可見他對文化有獨到見解,才能將之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

  勿讓制度扼殺創作

  靳埭強認為出色的設計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設計師自己喜歡﹔二是獲得獎項,得到專家評定﹔三就是口碑。他笑言﹕「設計不是純粹藝術的行業,設計是有目的的創作,如顏料、大小、印刷等都有條件限制,達不到目的,設計便是失敗。」如中國銀行商標和生肖郵票,就是靳埭強的代表作。

  他對香港的藝術發展仍甚有希望,但指現在香港的教育制度過於功利,美術教育不夠全面,「學設計沒有公式,學位不等於一切,不等於可以質疑你的『標準答案』,不要讓制度扼殺創作的意義。」

  【文章經編輯部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