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天手記﹕純真孩子 進求真善美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朱薰笑言,她助養的一對子女雅嘉(左)和桑高(右)十分可愛,雖然彼此言語不通,但身體語言已勝千言萬語,更令她有做母親的感覺,「想不到幫助別人真的很快樂!」(宣明會提供)

傳天手記﹕純真孩子 進求真善美

尋常都市人數小時沒進食便喊餓,十多個小時便幾乎要「餓死」,但我們可能永遠不能體會「餓死」的真正滋味。饑饉三十就正是一個體驗式的活動,使參加者體會連續30小時沒有東西可吃的感受。雖然參加者事前可「打底」,活動後又可「補數」,但那30小時中,感覺到的是鐵一般的「餓死」感受。

  

  孟加拉的饑饉之旅,令謝安琪及朱薰感受最深的,是當地孩子的純真及對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回到香港,她們忙碌依舊,但忙碌的背後盛滿了童心,亦改變了對生活的追求。

  

  如謝安琪所說,饑饉三十雖然每年只舉辦一次,但我們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助養固然是直接的行動,經濟能力稍遜的年輕人也可寫blog,與更多人分享扶貧信息;或更簡單直接地從生活細節開始——不浪費食物。希望大家在小處盡力,宣揚拯救分佈全球各地10億個飢民的信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