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奧運辦得好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楊子剛(中)親切隨和,跟校記對話不急不躁,從容不迫;對普通話不太靈光的校記,楊子剛則從旁鼓勵,並細心、耐心地聆聽。

信奧運辦得好

尚有150天,08北京奧運正式開鑼。15名《明報》校園記者就「體育外交,北京奧運」這主題,於上月專訪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楊子剛,又參觀了平日不予開放的公署,觀賞圖片展覽,認識中國外交發展。初次接觸校記的楊子剛盛讚校記的表現專業,問題尖銳,更勉勵校記要「好好學習」,不忘「愛國家、愛香港、愛社會」的理念。

  

  抵達位於堅尼地道的公署後,校記即獲公署發言人兼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宋榮華及副主任許朝陽的熱情招待。一眾校記猶如來自不同國家的元首,坐在寬敞的會客廳內訪問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副特派員楊子剛。

  

  首次以普通話訪問位高權重的外交要員,校記都顯得分外緊張。楊子剛遂以簡介外交部職責打開話匣子,校記隨即把握機會,踴躍舉手發問。有校記的普通話不太靈光,楊子剛則從旁鼓勵,並耐心地聆聽,對校記的提問連連稱好。

  

  敏感問題 從容面對

  

  北京奧運在即,校記對此亦顯得特別關心,例如提問體育精神跟外交的關係、北京的交通問題、北京舉辦奧運所面對的挑戰等。此外,校記的提問亦涉及中國人權狀、東海油田、中日關係等「敏感」話題。即使面對校記的尖銳提問,楊子剛依舊和顏悅色,如問到美國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一事,他回答道:「外交部對他的退出表示遺憾,這是他個人的行為和選擇。雖然有人想藉奧運批評中國,不過奧組委有信心能辦得好,相信仍有很多人會支持中國。」楊子剛的對答不慍不火,從容不迫,回答後都會輕輕說句「謝謝」,盡顯外交官的禮貌和風采。

  

  訪問後,公署二等秘書顏亮帶領校記參觀中國外交圖片展,了解中國自1949年的外交發展,以及觀賞歷史珍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告、中國和英國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等重要文件。校記對這些歷史珍藏甚感興趣,紛紛拍攝記錄。

  

  文:梁以祈

  

  圖:麥兆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