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記姓名:鄭潔瑩
編 號:160238
學 校: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若能在年輕時做到感興趣的事,人生便充實了。」眼睛大大、一副少女模樣的李嘉齡說。
2005年,李嘉齡於有「音樂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獲得第6名,但原來當初學習鋼琴,只因為自己的好奇心。「我當時完全不知道鋼琴是什麼,只是喜歡站在旁邊看別人彈琴。」李媽媽於是安排4歲半的女兒嘗試學琴。
雖然很喜歡彈琴,但李嘉齡學琴9個月後、第一次表演時卻害怕得不敢上台。「我那時跟媽媽說:『你要是能坐在旁邊陪我,我便會彈。』她在無可奈何下還是坐在我旁邊。」後來李媽媽為了幫助女兒克服怯場,便讓她每周日到教會演奏鋼琴,終於,李嘉齡在7歲時考進演藝學院。一切似乎來得非常順利,但李嘉齡卻在2000年第一次參加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時空手而回。
「這對於學琴的人來說是重要的比賽,亦是大開眼界的機會。老師第一次鼓勵我報名時,我非常害怕,覺得自己未準備好;但既然老師鼓勵,亦不妨一試。」結果李嘉齡未能晉身決賽。「但我覺得自己並沒有白走,因為我能一次過看到好多不同長處的人,不論結果如何,我還是學到好多。」經過這次比賽,李嘉齡對於音樂有了不同的想法,人亦長大了。
在一位波蘭音樂教授的鼓勵下,李嘉齡再次參賽,「我想看看5年後參賽者的差異,亦想見識跟自己年齡相若的人演奏水平,而且面試時跟五六個參賽朋友乘搭飛機,感覺就像一起去旅行般」。結果李嘉齡成功奪得第6名,成為首名於這個比賽得獎的香港人。
盼數年後放下音樂 修讀文學
2005年的國際蕭邦鋼琴大賽固然是李嘉齡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一次到意大利參加小型比賽的經歷亦令她印象難忘。那次比賽是在意大利一個偏僻的地區舉行,當時李嘉齡只知道比賽的地點,一路上只有到處問路,輾轉到達目的地,難怪她會忍不住笑說:「感覺似在探險多一點!」
李嘉齡的鋼琴演奏天分已得到國際認同,但她並不甘心一生都花在演奏事業上。她希望能夠在數年後,暫放下音樂,修讀關於語文、文學的課程;她亦計劃未來為培育音樂人才出一分力,把自己所學和經驗傳授下一代。
李嘉齡一直努力為自己的人生注入更多色彩,你呢?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