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篇.盼當教練培育新人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傅家俊表示,很享受比賽,有時在比賽的表現較訓練時更理想。

事業篇.盼當教練培育新人

校記﹕林希昕(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中六)

  

  編號﹕190437

  

  傳媒口中的「神奇小子」傅家俊,1998年轉為職業桌球手,先後在多個國際比賽奪得獎項。轉眼間當職業桌球手近12年,成績有起有跌,他如何看自己的職業生涯?

  

  傅家俊表示,比賽成績受觀眾、對手、運氣、裁判,甚至球桌的質素影響,但最重要還是心理質素,「其他因素都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所以面對比賽我會盡量調整情緒,對自己有信心,在自己控制範圍內做到最好」。

  

  傅家俊雖然8、9歲接觸桌球,但10多歲時才接受正規桌球訓練。「都是米高佐敦的錯!」他笑說,青少年時期是米高佐敦最當紅的時代,他曾經沉迷NBA籃球比賽,「天天花很多時間打籃球,希望成為『米高佐敦』第二,不過後來失敗了」。

  

  香港缺乏年輕桌球手,傅家俊準備在退役後當桌球教練,「香港桌球手普遍16歲才開始訓練,反觀內地球手從小開始接受訓練,12、13歲時已經打得非常好,16歲已經準備好轉打職業賽。我希望日後能擔任教練,加強青訓」。傅家俊甚有星味,他卻笑說對娛樂圈沒有太大興趣,明白自己並非當藝人的料子,若勉強加入娛樂圈,可能多了一個三線演員,可是香港就會少一個桌球教練了。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