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雯
校記編號:160820
嘉諾撒聖心書院
有人說「藝術是一門『各花入各眼』的學問」,亦有人說「只要你相信,藝術就在你附近」。在藝壇前輩銘Sir(劉兆銘)的眼中,藝術是怎麼的一回事?大半生在藝術界打滾的銘Sir,對演戲和跳舞都抱一份承擔。「從事藝術工作,總是要『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心裏總是要有一股克服難關的勇氣和鬥志。」
跳舞並非銘Sir自小的夢想,「當年政局不穩,戰爭讓我看清世界的醜惡,只有跳舞能帶給我感動和美態。」就這樣,銘Sir便沉浸於舞林。
當銘Sir還是「銘仔」的時候,曾獲獎學金到法國一家著名舞蹈學院留學。但因生計,一度要把學業和學舞擱置。「當時一天要兼顧兩份工作,學舞像是很接近,卻又是很遙遠……」機緣巧合下,銘Sir打工時遇見了出色的舞蹈編導,更被挑選加入法國的著名芭蕾舞團。經過艱苦練舞和學習,他擔任編舞者,翻開了人生的新一頁。
回想舊日的時光,銘Sir不禁感觸起來。現在銘Sir的身體大不如前,只能擔任編舞,不能親自參演。但他對舞蹈的熱誠沒有減退;並以自己作例子,勉勵年輕人:年輕時要盡力吸取不同層面的知識,做好自己,免「老大徒傷悲」。
平凡的事物在銘Sir的眼中都是獨特的、漂亮的,這種樂觀的性格讓銘Sir的生命像彩虹般繽紛。他在磨練的過程中豐富了生命;在觀察別人快樂的時候,亦為自己爭取快樂!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