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詠賢
圖﹕郭慶輝、謝詠賢
編輯﹕陳沛芬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行醫20年後加入政壇。4月中的一個星期天,勞永樂忙於應付連串會議,但也特地抽空兩小時接受校園記者訪問。
訪問甫開始,勞永樂即發揮親民本色,搶先向校記提問,並筆錄資料,亦與校記討論學生關心的問題,如「你們為什麼會做校記」、「文商科與文科理科有何分別」等。
體弱小子變活躍分子
「互相認識」後,校記即向勞永樂提出早已預備好的問題,勞一一回答外,更暢談在聖保羅書院求學的苦與樂,如怎樣從體弱內向的小一生,變成中學校際活動的活躍分子,並有機會首次接受傳媒訪問。原來他面對傳媒,早已訓練有素呢﹗
有校記問勞對「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看法,他表示學問不在分數中反映,但他直言﹕「考試要有策略與技巧,如分配時間,不在緊張的心情下犯錯等。」他更鼓勵校記以「頑童式的學習方法」吸收知識,即是將學習生活化,令學習更深刻和有趣味。
面向全球
勞永樂亦向校記娓娓道出當醫生遇上的感動事、1997年禽流感的殺雞事件,到加入政壇的心路歷程,並分析醫生與立法會議員的異同之處等。言談間,勞永樂多次寄語校記﹕「未來發展目標不局限於香港,視野應擴闊至全中國,並向全球化進發。」
訪問後,他亦不忘帶校記參觀立法會內的記者室,讓校記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