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伯伯」的人生哲學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壞伯伯」的人生哲學

校記姓名﹕王錦霞

  校記編號﹕140035

  學校﹕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

   貴為新城電台行政總裁的甘國亮,竟然自嘲是位「壞伯伯」,並揚言要教「壞」校記﹗

  教訓不用記 最重要求證

  甘國亮自嘲是「壞伯伯」,源自他反傳統的想法,他認為現在人都太易被迂腐的傳統觀念規限,年輕人應跳出框框,不要受限於道理、教訓,「教訓不是用來記住,而是用來經歷的。教訓是死的、過去了的,不要胡亂記住了」。他又說﹕「要有求證精神,不受媒體、媒介的影響。」

  對生與死,「壞伯伯」又有另一番見解,「人始終會走(死),我如果有一日去世了,若不違反衛生條例的話,可以不用棺木,不用特別為我做什麼。一個最簡單的葬禮便夠了。若然給我帛金,倒不如把錢捐到慈善機構,給更有需要的人吧﹗要追思的話,在心裏便行了」。

  壓力是養生素

  「我不認為我需要減壓﹗」談到壓力時,「壞伯伯」答得斬釘截鐵,嚇得發問的校記不知如何是好。「坦白說我愛壓力,我視壓力為我的維他命、原動力,有了它我會更有力去工作,壓力是不會離開我們的,我們要去迎接它,所以我不需減壓。」

  「價值觀是相對的,老實說我並不重視別人對我的評價。就是別人讚譽的,每日都仍有修正。值不值得驕傲頗視乎我當日的心情。」但他強調,即使自己不認同、不重視別人的批評,但也要聆聽,因為那是尊重。

  甘國亮對於每項原則都會堅守到底,「有好態度就日日有靈感」是他工作的感言。這個滿腦子新鮮意念的人,果真是一個「壞伯伯」嗎﹖

  【文章經編輯刪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