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咏林 九龍真光中學 中五
校記訪問香港體操運動員石偉雄,被問到在體操生涯中的遺憾,他直言:「我沒有遺憾,也不後悔成為職業運動員,因為這是我喜愛的事情。如果我沒有接觸體操,可能會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
湖南集訓 體操生涯的一塊里程碑
2005年石偉雄隻身前往湖南進行為期一年的集訓,回顧過往,他坦言:「那是我體操生涯中的一塊里程碑。」又言自己學會獨立自主,「當時體會到刻苦訓練的滋味,還要迅速適應新環境,覺得很辛苦,但沒有埋怨」。學會一個體操動作需要長時間的練習,面對毅力和意志力的雙重考驗,他引用自己的座右銘:「努力未必有收穫,要堅持嘗試才有機會成功,不斷追求進步,才會有滿足感、成就感。」中二時參加全國少年錦標賽,石偉雄不慎跌倒,導致頸椎受傷,「那是家人唯一一次反對我練體操,但是我不想之前的努力白費,不甘心,所以堅持下來。」此後,他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所提高,形容自己是膽大心細,「每次訓練我都非常小心,怕傷患令自己無法再練。」
在哪裡跌倒 就要在哪裡「跳」起來
石偉雄提起自己以前年少氣盛,「在2012年倫敦奧運我抱著要為香港拿獎牌的心態,好勝心強,比賽時忽略細節,無緣晉級。」走過低谷,石偉雄最感謝的是媽媽和教練,「媽媽曾經是田徑運動員,很熟悉訓練和栽培運動員。教練是亦師亦友的存在,不斷鞭策我的同時和我們一班隊員打成一片。」回想這些年來最大的改變,石偉雄坦露心聲:「現在抱有平常心,盡力而為,不會再公開自己的目標,一方面不想給自己壓力,另一方面不想給別人期望,順其自然,反而另有一番效果。」不過他透露,未來主要計劃是備戰東奧和2022年的杭州亞運會。
東奧延期 好壞參半
疫情來襲,東京奧運會被迫延遲至下年,石偉雄認為有好有壞。「我從去年開始準備『李世光跳』,3月已經進入比賽狀態,疫情雖然有一定影響,但是沒有太大問題,反而令我有更多時間回顧細節和提高穩定性。」他目前剛剛恢復訓練,一個禮拜訓練6天,其中2天是full day,早上做2小時的體能,下午從3點練到7點半,認為需要一些時間找回狀態和尋求突破。石偉雄又表示:「延期不要緊,重要的是所有人的人身安全。」他期望疫情過後再與一眾運動員、教練和工作人員共赴奧運,並寄語廣大市民:「希望在疫情之下,香港人能夠忍耐和做好本分,小心身體健康。」
選擇自己喜歡的事 才會投入其中
成為職業運動員後,石偉雄經常要出外集訓、比賽,一年只有3至4個月在港,念家時會打電話和發訊息 家人聯繫。在訓練之餘,他喜歡聽粵語流行曲和遊車河放鬆心情,有時會與家人一起爬山共享天倫之樂。石偉雄大方分享平衡生活和訓練的心得:「最重要是時間分配,另外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做,才會投入其中。」一路走來,石偉雄認為自己得比失多。「我比同齡人有更多新奇體驗,第一次代表香港出外比賽是2006年的美國夏威夷泛太平洋體操錦標賽”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笑言:「比起緊張更多的是興奮。」此外,他還結交不少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們至今仍然有聯繫,也經常在賽場上見面」。
訪後感:
此次實習讓我在思維、溝通兩方面得到鍛煉。
在思維方面,為了得到有效信息,我事先查找了受訪者的詳細資料和相關報道,並向編輯部的前輩學習如何設立主題和問題,在整理訪問稿時分類和挑選合適的內容。 在採訪嘉賓的時候,要展現禮貌和專業的一面,與嘉賓互動,這次不足的是沒有在嘉賓回答後積極追問,過程中有幾次冷場。
評語:
結構完整,文句通順,直接引述了石仔的說話令文章更生動有趣。惟文章主題不夠突出,對石仔在體操路上的得與失著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