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鑰機﹕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內容特色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蘇鑰機﹕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內容特色

【明報文章】香港新聞博覽館已於2018年12月正式開放,免費供公眾人士參觀。該館設有14個展區,包括12個常設及兩個專題展區,並有6個新聞體驗區。展覽內容主要以媒體形式劃分,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和新媒體4個類別。

報紙的歷史最悠久,貼近香港的發展軌迹。博覧館以「社會與報業」和「政治與報業」兩大範疇,來呈現香港報業百年歷史。社會方面,五六十年代報紙開始本土化,例如頭版由國際或中國新聞轉為本地新聞。之後財經新聞隨經濟發展而冒起,晚報經歷興衰更替,突發新聞曾有光輝年代,報紙的出版流程也有很大改變。近年免費報紙湧現,傳統報紙相繼設立新聞網站,網媒的發展如雨後春筍。

新聞自由 並非必然

政治方面,清末以來香港不少報紙的立場、輿論與內地政局緊密相聯。民國時期,內地政局混亂,各方勢力為爭奪輿論陣地,來港辦報連年不輟。開埠初期,港英政府在報章出版前要檢查內容,亦曾發生下令停刊事件,近年也有新聞自我審查的憂慮,可見新聞自由並非必然。

廣播電台有近百年歷史,不過港台及商台的新聞部只是先後在1973及1974年成立。當年的電台記者外出採訪時,要揹上一部接近7公斤的錄音機,在博覽館電台展區有展品。還有很多珍貴的錄音片段,讓參觀者聽到颱風襲港、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等的電台報道。

電視由1960年代起提供新聞畫面。大家可知道香港第一名新聞主播是誰?館內就有介紹。香港首次戶外新聞直播,是1974年的寶生銀行劫案。劫匪挾持了人質,電視台借用《歡樂今宵》節目的攝影機,更拆了民居的大門,搬去案發現場對面的民居,直播銀行的情况,令觀眾恍如置身現場,今天大家也可重溫當年片段。博覽館找來不同年代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回顧他們如何克服困難完成採訪,還有歷代主播告訴大家鏡頭前看不到的趣事。參觀者可以考考自己懂得多少電視新聞術語,例如「食扒」、「冬甩」、「三兜」等。

新聞業得益於新科技 但也面臨挑戰

新媒體在1990年代興起,新聞業得益於新科技,但也面臨不少挑戰。博覽館以一些香港及外地的新聞事件為例子,和大家一起了解新科技對新聞的影響,並以問答形式激發參觀者進一步思考。館內有一些「小氣泡」介紹新媒體,及關於新科技和社交媒體的「金句」,顯示它們帶來的各種影響。

展覽內容也用新聞種類劃分,包括財經、娛樂、體育、賽馬等,及有專題展覽回顧香港歷來發生的大事。財經新聞與香港銀行金融業和地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從1977年報章廣告可見,太古城開售價平均只是200多元一呎!

讀者對軟性資訊有需求,曾催生了專門刊載藝人消息的娛樂報,和聚焦足球等體育新聞的體育報,賽馬的普及令馬經報發展蓬勃。然而綜合報紙有精彩的娛樂版及體育版,搶走了娛樂報和體育報的讀者,最後令它們退出市場。但馬經報始終有馬迷支持,至今出版不輟。

10年前發生汶川大地震,博覽館除了展示10年前的不同新聞報道外,還找來當年趕赴現場的記者,憶述那次特殊的採訪,如何在災區努力向港人報道,及地震對他們留下什麼烙印。館內也開闢了2008年香港協辦北京奧運馬術比賽的新聞展區。

「口述歷史」展區由資深新聞從業員現身說法,講述當年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按人物及題材作剪輯分類。「新聞界大事年表」是一個互動展區,參觀者透過輕觸屏幕,挑選由1841年至今的各項傳媒大事,並附有國際及大中華歷史作背景,包括多份報章創刊號等內容。

新聞體驗區包括電視新聞控制室,大家付費後可以嘗試做導播。參觀者可以影貼紙相,完成後貼上報章頭版及選取標題。大家又可嘗試做電視記者,直播新聞或作天氣報告。鄰近還有一個仿製當年的報紙檔,及小型商店讓參觀者購買新聞書籍和紀念品。

新聞博覽館所在地的前身是必列啫士街街市,再之前是公理會佈道所,是孫中山先生在香港最早的活動場所。館內有多處展示街市歷史、活化過程和孫中山先生的事迹。必列啫士街街市展現上世紀50年代流行的「包浩斯」建築風格,其外牆、街市內的家禽屠宰房、大樓梯、上海批盪等獲保留下來。劏雞房令大家回想到當年香港在不同年代發生的疫症,如鼠疫、禽流感及SARS,顯示了資訊流通在社會抗疫時的重要性。

傳媒對同一事件的不同報道角度

在大樓梯上展示了報業公會及攝影記者協會的部分得獎作品,由攝影記者的鏡頭訴說新聞故事。設於一樓的展覽,以多種方式展示香港開埠以來的其中10件大事,讓大家看到傳媒對同一事件的不同報道角度。大型投影捲軸是嶄新的展示方式,大家也可選看介紹這些新聞的電子書,以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由於場地有限,每次只展出10件大事,日後將會更新事件和專題內容,讓參觀者隔一段時間再訪該館都會有新發現。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並義務擔任香港新聞博覽館董事

[蘇鑰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