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平台使用模式:資訊類型和發放考慮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媒體平台使用模式:資訊類型和發放考慮

【明報文章】我們在上月(8月20日)的文章談及香港不同媒體平台的使用度和信任度,並指出人口特徵和政治取向因素發揮了中介作用。香港人在這些平台獲得不同類型的資訊,原來平台與資訊類型之間也有些關連。大家在收發社交媒體信息時,各有不同想法和行為。本文希望繼續透過今年6月進行的網上調查,探討這兩個議題。

6月調查整體使用度:新聞網、fb前列 Twitter、微信最少人用

媒體平台的數量愈來愈多,種類更多元化,而且目標受眾更分眾化。表1顯示調查中的5個媒體平台種類,包括(1)傳統的報紙、電台和電視;(2)新聞網站;(3)較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如facebook和WhatsApp;(4)小眾化的社交媒體包括Telegram、Instagram、Twitter和微信;(5)人際談話。一般人使用的資訊大概可分為3類:(1)突發事件的地點和封路消息;(2)政府和政治人物的消息;(3)經濟民生消息。

從表1可見,整體使用度最高的前3位,分別是新聞網站、facebook和WhatsApp。接下來是幾個傳統媒體,之後是連登、Telegram、Instagram,而最少人使用的是Twitter和微信。

新聞網多用於獲取政府、經濟民生消息 fb多用於示威地點、政治人物消息

在示威事件報道中,較多人使用的平台是facebook和WhatsApp,傳統的報紙、電台和電視略少。政治和政府消息方面,新聞網站、電視和電台的相對使用度高,而政治人物消息則以facebook領先。有關經濟民生的消息,用得最多的平台是新聞網站,報紙、電台和電視也較多。

總括而言,新聞網站和facebook的使用度最高,前者特別是有關政府和經濟民生的消息,後者則是示威地點和政治人物等焦點消息。WhatsApp、連登、Telegram、人際溝通有相近特點,儘管它們的普及程度有異。它們都在示威事件中更受關注,但在經濟民生方面較少被使用。

使用各種平台較多者 似偏向草根階層

人口特徵和政治取向影響了大家如何使用媒體平台。男性傾向多用傳統媒體,而女性更多瀏覽新聞網站、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Twitter。年長者較多使用多種主流媒體平台(包括新聞網站、facebook、WhatsApp、報紙、電台、電視、微信和人際談話)。可能他們較少工作或參加其他活動,所以用較多時間於各種媒體平台。使用各種媒體平台較多的人也有以下特點:教育程度偏低、家庭收入較少、職業屬半專業或文員、自稱沒有政治取向或中間派,他們似乎偏向草根階層的人。

較常只發放可靠來源消息 甚少刪帖或舉報

近年社交媒體平台風行,大家都樂於從這些平台獲得消息,有時並且會轉發。他們如果不認同所得的帖文或評論時,有可能會屏蔽、刪除甚至舉報。究竟大家會否查核一些消息來源,和如何看待不同來源的信息?

在調查中,我們詢問被訪者在張貼示威消息時所作的考慮和行為。

表2列出7種可能性,可以分為4個類型。第1類是在張貼消息時,會先查核消息來源,這是最謹慎和積極的做法。第2類是消息接收者是否足夠謹慎,例如只發放自己信賴機構或朋友傳來的消息。第3類則顯示了「同溫層效應」,通常表現於只發放自己認同的消息,或是自己認識或支持的機構和朋友傳來的消息。第4類是就一些自己不認同的帖文或評論所作的跟進行動。

原來大家較經常做的是:只發放從可靠來源得到的消息,和查核消息來源。接下來是只發放自己認同、認識或支持來源所得的消息。其實大家甚少屏蔽、刪除或舉報帖文和評論。有關同溫層效應的做法也算明顯,發生的頻率比「間中」略高一點。查證和謹慎處理資訊的頻率,原來只比同溫層效應的略高。

女性和本土或激進民主派人士傾向發放來自自己信賴來源的消息,也較接近同溫層效應的做法。年輕人和高學歷者對資訊來源的警覺性高些,多發放從可信賴機構或朋友傳來的消息。主婦的同溫層效應較高,而長者和本土或激進民主派人士較傾向隱藏或刪除自己不認同的帖文和評論。

同溫層效應存在 一些市民懂得相關防禦

各媒體平台有不同的普及程度,社會群組有自己屬意的平台,分眾趨勢已經形成。市民傾向在不同平台選擇某些類型的資訊。似乎香港人有一定的傳媒素養水平,有些人懂得選擇可信賴的消息來源,甚至自行查核消息來源的真偽。當然同溫層效應繼續存在,一些市民也懂得相關的防禦機制。在這個「後真相」年代,成為精明資訊消費者是個基本要求。

作者蘇鑰機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朱順慈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黃晧俊是美國馬利蘭大學博士生,蘇海星是香港新聞工作者

[作者:蘇鑰機、朱順慈、黃晧俊、蘇海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