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鑰機:香港傳媒公信力:低處未必最低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蘇鑰機:香港傳媒公信力:低處未必最低

【明報文章】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今年8月14至26日進行了第8次傳媒公信力調查。方法和以前一樣,採用隨機抽樣電話調查,今年不同的是問卷中增加了一些新聞機構作為對象。

詳細的結果可參看附表。電子傳媒方面,和3年前相比,評分和排名的變化均不大。Now TV近年的公信力評分和排名一直上升,今年更進佔首位,香港電台變成第二,而有線電視排名第三。

收費報紙當中,幾乎所有報紙的分數都下跌,而且跌幅頗大。只有《蘋果日報》例外,它在2016年的分數和排名均上升,今年更升至第三位,和第二位《明報》的分數幾乎一樣,而繼續居首的是《南華早報》。所有在2016年也有納入統計的免費報紙的分數都下跌,但排名次序不變,首3名依次是《英文虎報》、《am730》和《頭條日報》。今年增加了新近出版的《香港仔》,但其分數偏低。

網上媒體方面,排名次序和3年前相若,「立場新聞」和「香港獨立媒體」分別佔頭兩位,調查新加入的英文網報「Hong Kong Free Press」排第三。但「巴士的報」的排名明顯下跌,另一個新加入的網媒「港人講地」的表現也欠佳。

電子傳媒報紙分數下跌 網媒社媒上升

用單一問題詢問被訪者對整體香港新聞界的評分,結果也是比3年前下跌了。其實電子傳媒、收費報紙和免費報紙的類別平均分數都下跌,只有網上媒體和社交媒體的上升。

在附表中各傳媒機構旁邊的百分比,是2019年調查的回應率,它反映市民對該機構的認知程度。電子傳媒最為人熟悉的是無綫電視。收費報紙中《蘋果日報》和《東方日報》最多人知悉,免費報紙以《頭條日報》的認知度最高。網上媒體則以「香港01」和立場新聞的認知度較高。但傳媒的認知度和其公信力沒有明顯正向關係。

在附表中2019年一欄,列出了新聞傳媒公信力分數和排名,及分數的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數值。這個數值愈大,顯示大家對該傳媒機構的評分有較大分歧。電子傳媒中以無綫電視和香港電台的標準差較高,收費報紙是《蘋果日報》,網媒則以立場新聞和港人講地的評分範圍較闊。這些媒體在近期反修例事件中,較令大家注意甚至議論。

依近年走勢 3年後仍不樂觀

筆者曾多次撰文談及公信力調查的結果。2006年文章的標題是新聞公信力「創新低」,2010年調查是「整體下跌」,2013年調查則是「見新低」,2016年調查是「又見新低」。今年的評分繼續下跌,再用「新低」或「下跌」似乎太雷同。依近年的走勢看,3年後的情况仍不樂觀,所以現時可以說是「低處未必最低」。公信力評分和社會情况可以有一定關係。如果社會充滿矛盾,傳媒在報道時偏離專業規範,其公信力就會下跌。

不同因素都會影響傳媒公信力。例如20年前報業市場競爭厲害,煽情風氣盛行,傳媒公信力因而受損。之後的主導因素變身為自我審查和對新聞自由的憂慮。近年傳播科技迅速發展,網上充斥各種假新聞,「事實查證」(fact check)成為潮語。傳媒公信力變得更重要,它是新聞機構的主要無形資產,也是市民在選取媒體時的考慮理由。

反修例事件或影響今年公眾評價

今年的公信力調查在8月進行,反修例事件正在發酵。這個社會背景可能影響公眾對一些新聞媒體的評價,大家在理解公信力數據時也要留意,時間因素會對個別機構的分數升跌有若干作用。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蘇鑰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