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鑰機:假新聞世界中的「四何」 -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

蘇鑰機:假新聞世界中的「四何」

【明報文章】自古新聞都有真假,假新聞其實有很長歷史。近數年假新聞成為熱門話題,皆因網站興起,我們容易獲得免費資訊,特別是社交媒體活躍。但網上資訊良莠不齊,當人人可以是記者,大家樂於轉發網上信息,假新聞就有更多發展空間。近兩年特朗普經常透過Twitter指不利他的言論為假新聞,更有推波助瀾作用。

以慧科新聞資料庫(Wisenews)為例,有「假新聞」在標題內的新聞數目,自2001至2016年間,每年約有100多至200多條,在2016年也只有176條;但2017年就急升到513條,2018年首9個月已突破1000條。

何事、何人、何地、何媒

究竟假新聞涉及什麼基本範疇?有何特點?新聞學有所謂「六何」分析架構,新聞包括的信息應有何事、何人、何時、何地、何解、如何。我們也可用這個架構來看假新聞。

從新聞標題可以知道何事、何人、何地。假新聞常涉及媒體,所以可加何媒,合共是「四何」。我和兩名研究助理艾民偉和胡攀峰,在8至9月收集了在中文、英文版的Google和百度上共1000多條相關標題,作為分析資料。

附表列出Google中英文版及百度中,在有關假新聞條目中的其他字詞。讓我們先看「何事」。3個網站中都有很多和新聞相關的詞語,例如新聞、媒體、記者、傳播;也有一些特別針對假新聞的字詞,例如反假新聞、假、打擊、法案等。可見問題頗為嚴重,涉及的字詞有氾濫、散播、製造、宣傳等。有文章標題強調求真,例如有真新聞、真相、真實。其他相關議題則包括選舉、網絡、法律等。

特朗普成主角

「何地」方面,經常出現在標題中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和印度,還有馬來西亞、中國、台灣、俄國和德國。「何人」方面,特朗普成為主角,幾個網站都出現大量有關他的言論,也有提及少數其他政治人物。除了一些描述性的標題如「川普點名五大媒體是假新聞製造者」外,也有對他頗為負面的標題,例如「川普的口頭禪,獨裁者的新武器」、「總統特朗普最終承認假新聞只是代表他不喜歡的新聞」、「特朗普聲稱的假新聞再一次被證明是真的」。

「何媒」方面,主角包括facebook,其次還有CNN和Google。接下來的是WhatsApp、Twitter和YouTube。中文的則有微信、百度和《人民日報》。傳統媒體被提及不多,主要是《紐約時報》和CNN,主要因為它們常被特朗普攻擊。

比較3個網站的異同,發現一些有趣之處。Google的中文、英文版的內容,無論在事件、地點、人物和媒介都有差異。英文版內容較國際化,較特別提及的國家為俄國,主要人物來自美國,媒體則有《紐約時報》。Google中文版則主要是關於亞洲地區,特別是台灣新聞,也有中國大陸、印尼和德國,人物方面較多來自台灣。百度新聞包括的地方也是以亞洲為主,還有來自俄國和德國。百度很少重複提及一些新聞人物,出現的媒介除了一些主要科網公司外,還有百度本身和《人民日報》。百度的新聞更新速度比Google要慢。

多談如何分辨 強調致力打假

Google中文版和百度雖然都是中文網站,但它們也有若干差異。例如Google強調反假新聞、法律、法案,談及對假新聞的一些反制措施,也談到一些自保機制和鑑別假新聞的方法;較特別的是提到台灣的事實查核中心和傳媒素養訓練。百度則強調年度十大假新聞盤點、假新聞例子、對假新聞的分析。特別的標題有「新聞聯播有多少假新聞?」、「《人民日報》62年來為什麼沒有假新聞」。Google英文版中,這些標題較有趣:「大學將假新聞的流行病變成教育機會」、「我教小學5年級生如何識別假新聞,現時他們不停地事實查證(fact-checking)我」。

總括而言,在網上找到有關假新聞的信息,頗多談及如何分辨假新聞和分析其特點;其次是強調要致力打假,並提出一些方法、法例和教育;第三是強調真相的重要和假新聞的壞影響。在地點方面,假新聞已成為世界現象,出現在不同地區,但仍以美國為主,並蔓延到歐洲和亞洲。人物方面,特朗普可說是「一枝獨秀」。傳媒方面則是以一些大型科網公司為主,涉及的傳統新聞媒體主要是CNN和《紐約時報》。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假新聞,我們可以分析上述字詞之間的網絡關係,仔細觀察假新聞涉及的事件、地區和人物,尤其是網媒和傳統媒體的比例和走勢。

作者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蘇鑰機]

Scroll to Top